[发明专利]一种中西医结合外用消炎止血散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6565.3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2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徐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传辉 |
主分类号: | A61K45/06 | 分类号: | A61K45/06;A61K38/06;A61K36/736;A61K9/14;A61P17/02;A61P7/04;A61P29/00;A61K31/192;A61K31/194;A61K31/455;A61K31/045;A61K33/26;A61K31/70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0 | 代理人: | 管宝伟 |
地址: | 26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西医结合 外用 消炎 止血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学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中西医结合外用消炎止血散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擦伤、割伤、划伤等情况经常出现,另外,外科门诊也经常会 遇到感染性外伤,如流脓的伤口、慢性感染性窦道、缝合切口感染裂开、褥疮、 外伤未及时清创缝合伤口感染等。这些伤口如不及时、有效地处理,不仅会拖延 伤口的愈合速度,而且伤口感染、发炎等问题极易发生,给患者带来痛苦,也严 重影响伤口愈合速度。
外伤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两种,血液从伤口流向体外者称为外出血, 常见于刀割伤、刺伤、枪弹伤和辗压伤等,若皮肤没有伤口,血液由破裂的血管 流到组织、脏器或体腔内,称为内出血,引起内出血的原因远较外出血为复杂, 处理也较困难,多需去医院诊治;本部分着重介绍外出血及止血处理,把血止住, 是救治外伤性外出血的主要目的,根据外出血种类不同,止血方法也不同。
市场上流通的用于止血的药物种类杂七杂八,很多中药止血的药物如跌打损 伤胶囊和跌打损伤片,功效都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对于外伤出血没有止血及 促进愈合作用。另外一些西药的止血药物大多具有抗菌、抗炎等作用,虽然可以 止血并促进伤口的愈合,但是存在对伤口刺激性较大、涂布不方便、伤口愈合后 容易留下疤痕等问题,尤其在比较明显的部位,疤痕的存在给患者工作、生活带 来种种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止血效果显著且不刺激的中西医结合外 用消炎止血散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西医结合外用消炎止血散,它的主要原料按重量份计为:蚕豆荚壳 10~30份、杜茎山(叶)42~100份、红天葵30~100份、翅子木35~80份、 白梅36~72份、胡桃壳40~80份、白石花15~35份、杯菊13~30份、柏树油 10~18份、灰锤12~22份、树头菜28~50份、山油麻25~50份、咖啡酸0.7~ 1.0份、柠檬酸0.2~0.5份、维生素P0.1~0.12份、冰片3~10份、甘氨酰-L- 组氨酰-L-赖氨酸0.4~0.6份、抗感染剂0.6~2.0份、矿物粉1.2~4份、ε- 聚赖氨酸0.1~0.13份。
优选配比为:蚕豆荚壳20份、杜茎山(叶)71份、红天葵65份、翅子木 57.5份、白梅54份、胡桃壳60份、白石花25份、杯菊21.5份、柏树油14份、 灰锤17份、树头菜39份、山油麻37.5份、咖啡酸0.85份、柠檬酸0.35份、 维生素P0.11份、冰片6.5份、甘氨酰-L-组氨酰-L-赖氨酸0.5份、抗感染剂 1.3份、矿物粉2.6份、ε-聚赖氨酸0.115份。
进一步地,所述矿物粉是由磷酸三钙和氧化钛组成的混合物,二者质量比 为2.3:1,矿物粉能对受损皮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抗感染剂是一种抗生素类物质,选自硫酸庆大霉素、多粘 菌素B、硫酸新霉素或硫酸卡那霉素中的任意一种,有效防止伤口感染。
所述中西医结合外用消炎止血散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所述配比称取新鲜的蚕豆荚壳、白石花、杯菊、柏树油、灰锤,将 蚕豆荚壳置于炒锅内炒制成炭,取出冷却;白石花和杯菊晒干,将炒过的蚕豆荚 壳与晒干的白石花、杯菊以及柏树油、灰锤一起研末,过200目筛,得到有效成 分A,待用;
(2)按所述配比称取杜茎山(叶)、红天葵、翅子木、白梅、树头菜、山 油麻,清洗干净,加入到榨汁机中,冰加入等重量的乙醇溶液进行榨汁,所述乙 醇溶液的质量浓度为45~55%,然后过滤,得到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冷 却降温至30~34℃后,按1:1~1:1.4的体积比加入纯净水,搅拌,然后于0~5℃ 静置20~30h,再用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7.5,过滤,滤液浓缩成固 含量为60~65%的浸膏,再喷雾干燥制成浸膏粉,得到有效成分B,待用;
(3)按所述配比称取胡桃壳,用纯净水浸泡30~60h后,置于多功能提取 罐中,用10~20倍量的水作为溶剂进行提取,过滤得到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 的1/3,冷却降温至30~34℃后,按1:1~1:1.4的体积比加入质量浓度为50% 的乙醇溶液,搅拌,然后于0~5℃静置20~30h,取上清液,浓缩成固含量为 60~65%的浸膏,再喷雾干燥制成浸膏粉,得到有效成分C,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传辉,未经徐传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65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