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均衡控制信道负载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6188.3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2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曾海涛;廖礼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8 | 分类号: | H04W2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衡 控制 信道 负载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均衡控制信道负载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基站根据用户设备UE反馈的各载波的信道质量信息,以及利用所述载波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进行调度的UE数量,将所有载波划分为低负载组和高负载组;确定高负载组中每个载波上需要转移的UE数量,以及确定低负载组中每个载波上可接纳的UE数量;根据所述需要转移的UE数量和所述可接纳的UE数量,为每一个高负载组中的载波上需要转移的UE选择一个低负载组中的载波;将所述高负载组中各载波上需要转移的UE,转移到所述低负载组中对应的载波上。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未考虑各载波控制信道的负载均衡性,无法有效合理地利用控制区域的资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均衡控制信道负载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终端的大量普及,以数据业务为主的移动宽带通信成为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趋势。为了满足未来数据业务的高速发展,LTE-A(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及其后续的演进系统中引入了CA(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技术。这种技术允许UE(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同时聚合多个载波为其共同服务。由于不同载波上PUS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和PDS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的调度均需要PDC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来指示调度信息,因此,当UE聚合多个载波时,基站可能需要为其分配多个PDCCH。
在R10(Release 10)及其以后的协议版本中,支持独立载波调度和跨载波调度两种调度模式。其中,独立载波调度是指各个载波上PUSCH和PDSCH的调度信息均由对应载波上的PDCCH指示;跨载波调度是指UE的SCC(辅载波,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上PDSCH和PUSCH的调度信息可由该UE的PCC(主载波,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或其它SCC上的PDCCH指示。LTE-A中引入跨载波调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系统中,某一CC(Component Carrier,成员载波)的PDCCH资源受限或者PDCCH干扰严重,导致该载波上的调度信息无法成功传输,进而影响系统性能。
现有技术中,通常仅依据各载波PDCCH的剩余资源数、信道质量以及负荷等方面来选择进行调度的载波,并未从基站的整体角度出发考虑各载波PDCCH的负载均衡性,这不但会影响PDCCH的分配成功率,同时也无法有效合理地利用控制区域的资源,无法有效控制基站间控制信道的相互干扰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均衡控制信道负载的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未考虑各载波控制信道的负载均衡性,影响控制信道的分配成功率,无法有效合理地利用控制区域的资源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均衡控制信道负载的方法包括:
基站根据用户设备UE反馈的各载波的信道质量信息,以及利用所述载波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进行调度的UE数量,将所有载波划分为低负载组和高负载组;
所述基站确定高负载组中每个载波上需要转移的UE数量,以及确定低负载组中每个载波上可接纳的UE数量;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需要转移的UE数量和所述可接纳的UE数量,为每一个高负载组中的载波上需要转移的UE选择一个低负载组中的载波;
所述基站将所述高负载组中各载波上需要转移的UE,转移到所述低负载组中对应的载波上。
可选的,所述基站根据UE反馈的各载波的信道质量信息,以及利用所述载波的PDCCH进行调度的UE数量,将所有载波划分为低负载组和高负载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61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节能的终端和接入点的通信方法
- 下一篇:新型电子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