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入式背光单元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6169.0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6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储汉奇;蔡斯特;朴辰武;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彭久云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入式 背光 单元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侧入式背光单元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背光单元结构中,导光板的外侧边缘一般会相对设置具有一定厚度的 胶框。由于胶框和导光板结构空间限制,导光板的边缘距离例如显示装置的 可视区较近,以致背光单元在大视角下会有边缘亮线。目前,窄边框显示器 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窄边框的结构中,导光板的边缘到可视区的距离更 近,导致大视角下边缘亮线问题更加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侧入式背光单元及显示装置,可解决 大视角下的边缘亮线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侧入式背光单元,包括导光板和胶框;其 中,所述导光板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为平板结构,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 主表面、第二主表面和侧面,所述侧面包括作为入光侧的第一侧面部分和第 一侧面部分之外的第二侧面部分;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第二侧面部分向外延 伸的延伸部;所述胶框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侧面部分相对间隔 设置且在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延伸部至少部分重叠。
例如,所述延伸部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厚度。
例如,所述第一主表面为出光侧;所述延伸部靠近所述第一主表面。
例如,所述胶框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面对所述第二 侧面部分的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延伸部至少部分彼此相对且间隔设 置。
例如,所述胶框的背对所述第二侧面部分的一侧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 撑部连接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一表面并向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延伸; 所述支撑部至少部分与所述延伸部的远离所述主体部的部分为相对间隔设 置。
例如,所述第一主表面为出光侧;所述延伸部靠近所述第二主表面。
例如,所述延伸部的厚度为所述主体部的厚度的1/3至5/6。
例如,所述延伸部的厚度为所述主体部厚度的1/2至2/3。
例如,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到所述主体部的距离H满足H ≥0.5cm。
例如,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到所述主体部的距离H满足H ≥1.5cm。
例如,所述延伸部为从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向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侧 厚度逐渐减小的楔形结构。
例如,所述楔形结构的楔角不大于30°
例如,所述第二侧面部分和所述胶框的面对所述第二侧面部分的表面中 至少之一设置漫反射涂层。
例如,所述胶框的面对所述第二侧面部分的表面设置吸光薄膜。
例如,所述延伸部包括靠近所述主体部的第一部分和远离所述主体部的 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并且所述第二部分 向所述第一表面凸出而形成楔形凸出部;所述胶框的第一表面形成与所述楔 形凸出部相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楔形凸出部嵌入所述第一凹槽内并与所述 第一凹槽内的各表面相对间隔设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单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 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一种长方体结构导光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单元的三维示意图;
图3a为大视角下导光板边缘亮线产生原理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导光板结构缓解大视角下边缘亮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导光板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导光板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6a-6c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导光板与胶框设置方式的侧视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另一种胶框结构的背光单元的三维示意图;
图7b为图7a中导光板与胶框设置方式的侧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楔形延伸部的导光板的侧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延伸部与胶框相互卡合结构的侧视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61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线栅偏振器以及制造线栅偏振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