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规律调整充电电流值的类弦波充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6006.2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4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泓;王陆桐;王锦木;杨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典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汐***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规律 调整 充电 电流 类弦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充电方法,尤指一种供电装置会随着时间变化其充电电流的数值,以形成类似弦波的充电过程的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及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行动终端装置(如:移动电话(mobile phone)及智能电话(smart phone)…等)不仅具备强大的通信功能,尚提供诸多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社交及娱乐的其它应用功能,如:记事、计时、计数、排程、照明、照相、录像、GPS、绘图、统计、会议、投资、提款、购物、订票、订位、订餐、聊天、社交、游戏…..等不胜枚举,几乎已成为大多数都会人不可或缺的一重要装置,人手一机也已成为都会区随处可见的普遍景象,惟,现代人对于行动终端装置的不满之处,却意外地非是行动终端装置效能,而是电池续航力,毕竟,现有的充电电池中,绝大多数并不足以维持行动终端装置一天的使用量。
为能解决前述问题,诸多业者纷纷设计出各种供电设备,例如:移动电源,以供使用者出外时,能在充电电池的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对该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一般言,大多数的“充电电池”本身属于一种化学能的储存容器,其主要是通过其内的电解液在充电过程中,将外部传入的电能转换成化学能,然而,在前述充电过程中,电能并无法完全转换成化学能,而会有部分电能转换成热量且散逸出来,造成“充电电池”的温度上升,故,为减少充电电池所产生的热能,传统充电方式普遍采用以长时间的小电流,对充电电池持续充电,但此种方式将会造成充电时间过长,引发使用者的不满,但是,若采用大电流方式进行充电,则业者势必需面临充电电池产生大量热能,进而缩短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另,申请人发现,目前行动终端装置多半使用锂电池,且大多采用定电流(Constant Current,简称CC)/定电压(Constant Voltage,简称CV)方式, 其中,当锂电池因过度放电,造成电压偏低时,供电装置(如:移动电源)会先以涓流(Trickle Current,简称TC)对锂电池进行充电,以使锂电池先达到一定的电量,从而,供电装置会以较大电流对锂电池进行充电,此时为定电流充电模式,之后,供电装置会转为定电压充电模式,以确保锂电池的电量能饱和。除了前述CC/CV方式之外,还有多种充电方式被提出,例如:脉波充电(Pulse Charge,简称PC)方式、反向脉波充电(Reflex Charge)方式、正弦波(Sinusoidal Current,简称SC)方式、正弦涟波(Sinusoidal Ripple-Current,简称SRC)搭配定电压(CV)方式…等,然而前述各种充电方式于实际使用上,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因此,申请人希望能提出一种创新的充电方法,以能撷取其它充电方式的优点,进而达到提升充电效率,且能降低电池温升,以延长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此也为本发明在此亟欲达成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的充电方式众多,但几乎都会面临电池温升的问题,因此,发明人凭借着多年来的研发经验,在进行多次的研究与测试后,终于设计出本发明的一种能规律调整充电电流值的类弦波充电方法,使得能提供使用者更为便利的充电方法,以改善使用者的充电经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典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典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60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