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潜孔钻机用的油雾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5750.0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7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德孔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4 | 分类号: | F16N7/34;E21B4/0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中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3 | 代理人: | 薛家驹;尤伯朋 |
地址: | 528322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机 油雾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潜孔钻机制造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潜孔钻机用的油雾器。
背景技术
潜孔钻机,广泛应用于探矿、铁路、公路、桥梁、水利水电、隧道、水进、锚杆、工民建、地源热钻孔等。在工作中,潜孔钻机所配用的潜孔冲击器是由压缩空气驱动。
针对上述,现有潜孔钻机在供高压空气的管路中增设的能润滑钻头机构的油雾器,由于储油容积小,供油量亦小,更需频繁加油,在潜孔钻机工作中难以将足量的润滑油持续性地由油雾器雾化后输送至钻孔机构,不利于潜孔钻机长时间连续工作,严重影响钻头机构的使用质量和潜孔钻机性能的正常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适应长时间工作并持续性地将雾化的润滑油供给钻头机构、又能确保使用质量的潜孔钻机用的油雾器。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潜孔钻机用的油雾器,包括分别与高压气源机构、钻头机构连接的高压气管以及具有储油腔的储油罐,储油腔内储存润滑油,其中,所述储油罐与高压气管之间设有进气软管与出油软管,进气软管的进气口设置于高压气管内,进气软管的出气口与储油腔连通,出油软管的进油口处于储油腔的顶部,出油软管的出油口处于高压气管内,所述高压气管、进气软管、储油腔、出油软管形成使润滑油雾化后并能连续地向钻头机构流动的润滑油雾化路径。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进气软管的进气口的方向与高压气管进气的方向为逆向设置,出油软管的出油口的方向与高压气管进气的方向为同向设置。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进气软管的进气口的气压压力大于出油软管的出油口的气压压力。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高压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进气管、高压主进气软管、高压出气管,进气软管的进气口连通于高压进气管内,出油软管的出油口连通于高压出气管内。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出油软管的进油口上设有出油延长管,出油延长管的进油口处于储油腔的底部。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出油延长管的入油口的高度低于润滑油的液面。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储油罐上设有具有进油腔的加油延长管,进油腔与储油腔相通,加油延长管设有与进油腔相通的加油口。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加油口处于加油延长管的顶端,所述加油口上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加油盖。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进气软管的出气口连接于加油延长管的顶部的一侧。
根据上述进行优化,所述加油延长管倾斜设置于储油罐上。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改变高压气管、进气软管、储油罐的储油腔、出油软管的连接结构,使它们形成润滑油雾化路径,使运行时,利用高压气管中压缩空气的快速流动,使进气软管进气口与出油软管出油口之间形成一定的压差,迫使储油罐中的润滑油从出油软管的出油口流出,并在高压气管中流动的高压空气的作用下产生雾化,使雾化后的润滑油随着高压气源连续地向钻头机构流动,随动性强,再加储油罐的容积足够大,适应潜孔钻机长时间工作,又可确保钻机使用质量并提高钻机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图1中A的放大图。
附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图1中B的放大图。
附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根据附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潜孔钻机用的油雾器,包括高压气管1、储油罐2,高压气管1的进气端与出气端分别与高压气源机构、钻头机构连接,而储油罐2有用于储存润滑油3的储油腔21。其中,所述储油罐2与高压气管1之间设有进气软管4与出油软管5,加强安装的随动性,安装灵活。进气软管4的进气口41设置于高压气管1内,进气软管4的出气口42与储油腔21连通,出油软管5的进油口51处于储油腔21的顶部,出油软管5的出油口52处于高压气管1内。而且,进气软管4的进气口41的方向与高压气管1进气的方向为逆向设置,出油软管5的出油口52的方向与高压气管1进气的方向为同向设置,使进气软管4的进气口41的气压大于出油软管5的出油口52的气压,从而使高压气管1、进气软管4、储油腔21、出油软管5形成使润滑油3雾化后并能连续地向钻头机构流动的润滑油雾化路径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德孔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顺德孔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57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体的安装基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给链条加油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