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葫芦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5667.3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3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梅益立;董松;金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慈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3/08 | 分类号: | A01D43/08;E02B15/10;B63B35/32;A01D44/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范严生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葫芦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葫芦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江、河、库、塘水污染严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盛长。造成严重困扰。现有对水 葫芦的处理方式一般为人工填埋和自然发酵两种。此外,现有的对水葫芦进行处理的机械 设备多存在效率低、机械故障率高,规模小、连续性、不能满足水葫芦处理需求等缺点,给大 面积大规模处理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葫芦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具体 如下:
一种水葫芦处理系统,由水葫芦采收设备(1)、水葫芦输送设备(2)、水葫芦破碎装置 (3)、混合物料输送装置(18)、固液分离装置(17)和纤维渣储仓(11)组成,
所述的水葫芦采收设备设置在长有水葫芦的水体表面,通过机械和/或人工的方式采 集水葫芦后推送到水葫芦输送设备;
所述的水葫芦输送设备为链板输送机,其与水平方向的安装角度<90度;
所述的水葫芦破碎装置为一中空的筒体,筒体上端设有水葫芦进料口,中部一侧设有 溢流口(5),下端设有混合物料出料口(19),筒体中悬空设有刀轴(4),所述的刀轴上设有刀 片(6);
所述的混合物料输送装置为连通到混合物料出料口(19)上的螺杆泵;
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为双螺旋固液分离机,由电机(9)、减速机(14)、齿轮(8)、螺杆(7) 和机体组成,所述的机体为中空的箱体结构,所述的螺杆为两根,每根螺杆一端均设有一个 齿轮,所述的两个齿轮相互咬合,其中一个齿轮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的箱体一端上部设有混 合物料进料口,箱体一端底部设有纤维渣出料口(15),箱体底部设有出水口(16);
所述的纤维渣储仓为中空的箱体结构,纤维渣储仓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固液分离装置 (17)。
所述的刀片至少为两片,交错设置。
所述的刀片与刀轴之间的夹角为45-90度。
所述的溢流口上连接有溢流管(13)。
所述的纤维渣储仓顶部设有纤维渣进料口(10),一侧底部设有成品出料口(12)。
一种水葫芦处理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采收:利用设置在长有水葫芦的水体表面上的水葫芦采收设备,通过机械和/或人 工的方式采集水葫芦;
(2)原料输送:将采集到的水葫芦通过链板输送机输送到水葫芦破碎装置进料口;
(3)破碎:通过水葫芦破碎装置将步骤(2)中输送来的水葫芦进行破碎,破碎率为:60%;
(4)混合料输送:通过螺杆泵将混合物料输送到固液分离装置进料口,螺旋杆泵的工作 压力控制在:2060Nm;
(5)固液分离:混合物料进入双螺杆固液分离机后,通过两根螺杆对辊所产生的压力将 混合物料中的水分挤出,挤出的水分汇集后通过出水口排出,挤压后的纤维渣输送到纤维 渣储仓储存,其含水率为:80.47%;
(6)二次固液分离:纤维渣储仓中储存的纤维渣通过设置在底部的固液分离装置再次 挤压水分,挤出的水分汇集后排出,挤干的物料通过皮带输送机输送到下一工序,二次固液 分离后的纤维渣含水率为:60.47%。
所述的混合物料为纤维渣和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把水葫芦集中采收,通过破碎使水葫芦中的水分与纤维分离,同时进行挤压,能挤出 15%—25%的水分,压缩水葫芦的体积,体积可压缩30%—40%,从而减少其重量,方便运输。能 形成规模大、产量高连续化的生产。物料在纤维渣储仓中进行二次螺旋挤压,纤维渣外运。 达到水葫芦采收、处理、加工处置一体化生产。克服现有人工处理填埋及自然风化时、费力、 占用大量土地、形不成规模,产量低,设备故障率高等缺陷。同时产生的纤维渣可做成有机 肥料,做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增加经济收益。本发明技术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适宜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程图;
图2为水葫芦破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液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慈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慈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56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