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面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及雨水净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4304.8 | 申请日: | 2016-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5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陈飞;聂隆锋;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1/00;C02F9/1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雨水 综合利用 系统 净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雨水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面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及雨水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当前许多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目前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0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并且城市对生产和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导致供水水源被污染,使城市水资源更加短缺,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道路作为占城市建成区面积近1/3的硬质系统,与建筑屋顶一样是城市最主要的雨水接受面之一,是城市雨水径流与雨水污染物生成、汇集与最后排放的主要场地,是城市雨水问题生成的重要场所。一方面,由于通常道路面材料透水性较差,巨量不透水铺装路面成为雨水径流生成、雨水污染物生成的场地。另一方面,各种硬质路面是收纳与汇集路边建筑与道路各种绿地生成雨水径流的场地。尤其是道路各种绿地边缘通常由高于路面的路牙石(侧石)封闭,道路绿地标高高于路面标高,使道路绿地丧失对路面雨水径流汇集、收集与管理功能;而道路绿地生成的雨水径流也以自然排水的方式排到路面上(尤其是当道路绿地过饱和或降雨强度大的情况下),使道路绿地本身应当具有的主动管理雨水作用极大降低乃至丧失,并成为道路雨水径流的生成源头之一。这些雨水的大量涌现常常是城市出现水涝的原因,特别是特大型城市发生此类现象特别频繁,由此也引发很多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例如在道路水深的情况下,一些道路的窨井无盖使行人跌入,轻者受伤重者丧失生命;行驶在道路上的车辆车牌丢失的现象特别突出,给车主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使交通状况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对道路地面雨水的妥善处理势在必行。本发明系统是在现有雨水处理技术基础上,进行了改良,结合低影响生态和谐理念而设计的地面雨水综合利用系统。本系统采用路边隐式地下水道,将路面雨水迅速流入其中,使路面不产生积水,同时将一部分流入雨水通过盘旋式管道引入到景观绿地中,通过土壤地层的过滤收集在地下水库中,水库中的水也被综合利用掉,例如景观用水,补充地下水,深度处理作为生活用水等等;一部分流入雨水注入该区域的河网系统。从而实现道路地面无积水,减少交通安全事故,同时对于整个水流动体系起到雨水收集,传输、滞蓄、下渗、调控,利用等功能。
我国对雨水资源的利用大多用于农业方面,主要集中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人畜饮水和集雨水灌溉问题上,同时在城市雨水资源化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较为系统的综合利用理论与实例研究。尽管一些雨水利用技术逐渐趋于成熟,但目前尚未形成系统、完整和实用的城市雨水利用工程设计方法,特别是一些技术关键还把握不准,影响了城市雨水利用的推广应用。现在大多数雨水利用集中在生态小区建设,国家重要标志性场所,生态公园等一些小区域内,不能将整个地区的雨水很好地统筹在一起,尤其对路面雨水的利用与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每年路面雨水引起的问题成现在中国城市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管道补漏技术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地面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及雨水净化方法,此系统能够综合利用雨水,采用路边隐式地下水道,将路面雨水迅速流入其中,使路面不产生积水,同时将一部分流入雨水通过盘旋式管道引入到景观绿地中,通过土壤地层的过滤收集在地下水库中,水库中的水也被综合利用掉。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面雨水综合利用系统,道路地面的下方设置有透水层,透水层下设置有结合层,结合层下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层,钢筋混凝土层中贯穿有多根渗水管道,渗水管道连接到渗水集流管道上,渗水集流管道与隐式地下水道相连通,隐式地下水道设置有隐式地下水道传输管口,隐式地下水道传输管口通过雨水传输管道与盘式管道相连,盘式管道上设置有闸阀,盘式管道的末端与生物滞留池口相连,入河网管道的一端与闸阀相连,另一端与河道相连通,生物滞留池口与生物滞留池相连通,生物滞留池下方设置有净水系统。
所述净水系统包括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包括覆盖物层、土壤层、粗砂层、砾石层和网格沸石层,网格沸石层下方为地下水库。
所述地下水库的侧壁安装有水位感应器,在地下水库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号水泵和二号水泵,一号水泵上连接有补充地下水管道,二号水泵上连接有地上用水管道,所述水位感应器与防水电缆相连。
所述补充地下水管道连接雨水补充地下水结构,所述雨水补充地下水结构包括地下水层管口和地下水层,地下水层管口设置在地下水层内部。
所述地上用水管道连接雨水深度净化系统,所述雨水深度净化系统包括沉淀池,沉淀池与曝气池相连,曝气池与凝絮池相连,凝絮池与消毒杀菌池相连,消毒杀菌池与清水池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43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