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投影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3722.5 | 申请日: | 2016-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9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简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14 | 分类号: | G03B21/14;G02B17/08;G02B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影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描述一种投影机,尤指一种具有较高的光利用率的投影机。
背景技术
投影仪是一种可以将图像或者视频投射到屏幕上的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同计算机、VCD、DVD、BD、游戏机、DV等相连接播放相应的视频信号,达到大屏幕的投影显示方式来提供收看者极佳的呈现与视觉效果。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投影仪广泛用于教育、商业和家庭中。根据投影仪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阴极射线管投影仪(CRT),液晶投影仪(LCD)和数码光学处理器投影仪(DLP)。其中数码光学处理器投影仪投影机的成像原理为: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多个光学元件传递至数字微镜装置(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并藉由数字微镜装置转换为成像光后由投影镜头射出以产生投射影像,即将微小影像投影到巨幅荧幕上,并提供足够的亮度,将影像资讯分享给众人。其中,光线在传递过程中,经过光学元件中心的光称为主光线,光线除主光线以外的部分称为边光,传统的投影仪中,主光线和边光线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存在光程差,从而导致光线利用率下降,进而影响成像的品质。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投影机,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影机,具有较高的光利用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机,包含:
光源,发出入射光;
数字微镜装置,用以接收并反射该入射光为成像光;以及
其中,该光源发出的该入射光沿第一方向自该第一棱镜的第一面入射该第一棱镜,且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一面的法线具有第一夹角A1,0度≦A1≦13度。
较佳的,该入射光沿第二方向入射该数字微镜装置,该第二方向与该数字微镜装置的法线具有第二夹角A2,32度≦A2≦36度。
较佳的,该入射光沿第三方向自该第二棱镜的第四面入射该第二棱镜,该第三方向与该第四面的法线具有第三夹角A3,A3<46度。
较佳的,该第一棱镜的折射率为N1,该第二棱镜的折射率为N2,1.08≦N2/N1≦1.15。
较佳的,还包括透明平板,该透明平板设置于该第一棱镜和该第二棱镜之间,由该第一棱镜射出的该入射光穿透该透明平板后入射该第二棱镜。
较佳的,该透明平板具有相对的第七面和第八面,该第一棱镜的第二面和该透明平板的第七面相贴合,该第二棱镜的第四面与该透明平板的第八面相贴合,该入射光依次穿透该第二面、该第七面、该第八面以及该第四面后入射该第二棱镜。
较佳的,第一棱镜的折射率为N1,第二棱镜的折射率为N2,该透明平板的折射率为N3,0.97≦N3/N1≦1.03,1.08≦N2/N1≦1.15。
较佳的,该第一棱镜还包含:
第二面,邻接该第一面,且该第一面邻近该光源且接收该入射光;及
中继部,邻接该第一面且具有反射部,该入射光经该第二面反射至该反射部并经该反射部反射后穿透该第二面;
第二棱镜包含:
第四面,平行该第二面且接收该入射光;
第五面,平行该数字微镜装置;及
第六面,邻接该第四面及该第五面,该入射光穿透该第四面及该第五面至该数字微镜装置,经由该数字微透镜形成的该成像光穿透该第五面且经该第四面反射后自该第六面射出该第二棱镜。
较佳的,还包括镜头,该镜头与该第六面相对以接收并投射该成像光。
较佳的,该反射部为曲面。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机,其设计观念为使得光源发出的入射光以第一光路自第一棱镜的的第一面入射第一棱镜,且该第一光路与该第一面的法线具有第一夹角A1,0度≦A1≦13度,以补偿该入射光的主光线和边光的光程差,因此,本发明的投影机具有较好的光利用率和成像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投影机的元件架构图。
图2为图1中部分元件于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投影机的元件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37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投影光源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产生径向偏振阵列光束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