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梅花瓣的刺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2585.3 | 申请日: | 2016-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6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鑫泰针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C1/08 | 分类号: | D05C1/08;D05C1/06;D05C1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孙德荣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梅花 刺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刺绣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梅花瓣的刺绣方法。
背景技术
梅花通常在冬春季节开放,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也与松树、竹子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梅花原产于中国,后来引种到韩国与日本,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及药用价值。中国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重多。梅花是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受到人们的赞美和爱戴。
因为梅花独有的气质,使得梅花成为刺绣中常用到的一种植物,用来赠送友人,以表达对友人的赞美和爱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指出的一种梅花瓣的刺绣方法,绣成的梅花瓣图案中间比较密而且层次较多,两边比较稀疏而较薄的凸起的梅花瓣,同时绣线不容易松脱,图案具有超强的立体感和色彩感,具有良好的家用装饰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梅花瓣的刺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底布固定在刺绣专用的绷架上,根据绣制需要,绷紧需要刺绣图案的底布;
(2)在底布上绘制梅花瓣形状的图案,绘制图案时标示出梅花瓣中花瓣中心A、花瓣头B和梅花蕊中心C;
(3)选择适合刺绣的绣花针两根;
(4)给第一根针穿入3~6根彩线,然后用第一根针从梅花蕊中心C底部穿出,把彩线分开套在梳子上,在用左手靠布拉紧;用第二根针从梅花蕊中心C底部周边穿出,与第一根针的针脚距离为2~4mm,然后在梳子的经线上,一根隔一根的反复编制,编到和原绘制图案一样大,然后在中间部位衬上总数花,将穿了几根线的第一根针在花瓣边的中心A落针拉下线,再将第二根针在花瓣头B上穿下来收紧;
(5)钉好花瓣的边缘,便成了一个高起的梅花。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彩线的直径为0.5~1mm棉线。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步骤2中B、C两点在同一直线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步骤3中选用的绣花针为大鼻头针。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例中,所述彩线的颜色为粉、黄、红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指出的一种梅花瓣的刺绣方法,绣成的梅花瓣图案中间比较密而且层次较多,两边比较稀疏而较薄的凸起的梅花瓣,同时绣线不容易松脱,图案具有超强的立体感和色彩感,具有良好的家用装饰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梅花瓣的刺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底布固定在刺绣专用的绷架上,根据绣制需要,绷紧需要刺绣图案的底布;
(2)在底布上绘制梅花瓣形状的图案,绘制图案时标示出梅花瓣中花瓣中心A、花瓣头B和梅花蕊中心C;
(3)选择适合刺绣的绣花针两根;
(4)给第一根针穿入3~6根彩线,然后用第一根针从梅花蕊中心C底部穿出,把彩线分开套在梳子上,在用左手靠布拉紧;用第二根针从梅花蕊中心C底部周边穿出,与第一根针的针脚距离为2~4mm,然后在梳子的经线上,一根隔一根的反复编制,编到和原绘制图案一样大,然后在中间部位衬上总数花,将穿了几根线的第一根针在花瓣边的中心A落针拉下线,再将第二根针在花瓣头B上穿下来收紧;
(5)钉好花瓣的边缘,便成了一个高起的梅花。
进一步,所述彩线的直径为0.5~1mm棉线。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B、C两点在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选用的绣花针为大鼻头针。
进一步,所述彩线的颜色为粉、黄、红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指出的一种梅花瓣的刺绣方法,绣成的梅花瓣图案中间比较密而且层次较多,两边比较稀疏而较薄的凸起的梅花瓣,同时绣线不容易松脱,图案具有超强的立体感和色彩感,具有良好的家用装饰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鑫泰针织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市鑫泰针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25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感自动晾衣装置
- 下一篇:空气喷射式织机用的穿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