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高灵敏度感温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92206.0 | 申请日: | 2016-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9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占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钰丰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12 | 分类号: | F01P7/12;F01P7/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徐萍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灵敏度 感温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合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成本高灵敏度感温器。
背景技术
硅油风扇离合器主要应用在汽车上,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和运行工况的变化,发动机的热状况也在改变,必须随时调节发动机的冷却强度。在炎热的夏季,发动机在低速、大负荷下工作,冷却液的温度很高,风扇应该高速旋转以增加冷却风量,增强散热器的散热能力,而在寒冷的冬天,冷却液温度较低时,或在汽车高速行驶有强劲的迎面风吹过散热器时,风扇继续工作就变得毫无意义了,不仅白白消耗发动机功率,而且还产生很大的噪声,因此,根据发动机的热状况随时对其冷却强度加以调节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为了实现风扇的随散热器温度的智能调节,可以在风扇带轮与冷却风扇之间装置硅油风扇离合器,而硅油风扇离合器需要采用双金属片进行温度的监测,而普通双金属片的生产成本高,但是灵敏度低,导致风扇的能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成本高灵敏度感温器,降低生产的成本,提升感温的灵敏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低成本高灵敏度感温器,包括:螺旋结构的双金属带、固定连接端和活动端,所述固定连接端设置在双金属带的外部前端,所述活动端设置在双金属带的内部末端,所述双金属带包括内侧主动层和外侧被动层,所述内侧主动层的截面为梯形,所述外侧被动层的内侧中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与内侧主动层的截面相对应的梯形槽,所述外侧被动层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数个第一开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双金属带、固定连接端和活动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连接端和活动端分别与双金属带相垂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数个第一开槽间隔设置在外侧被动层的外侧面上。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侧主动层的膨胀系数比外侧被动层的膨胀系数高。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侧主动层设置在梯形槽内。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侧主动层的外侧面上间隔设置有数个第二开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端上设置有卡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指出的一种低成本高灵敏度感温器,把梯形截面的内侧主动层设置在外侧被动层的梯形槽内,结构牢固,生产快捷,成本低廉,再加上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的设计,使得双金属带更容易受热而发生形变,提升了感温的灵敏度,应用在硅油风扇离合器上,有利于降低车辆的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低成本高灵敏度感温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低成本高灵敏度感温器,包括:螺旋结构的双金属带1、固定连接端12和活动端11,所述活动端11上设置有卡槽13,所述双金属带1、固定连接端12和活动端11为一体化结构,结构牢固,所述固定连接端12和活动端11分别与双金属带1相垂直,利用卡槽13把活动端11固定在离合器的阀片轴上,活动端11的转动带动阀片轴的动作。
所述固定连接端12设置在双金属带1的外部前端,所述活动端11设置在双金属带1的内部末端,所述双金属带1包括内侧主动层2和外侧被动层3,所述内侧主动层2的截面为梯形,所述外侧被动层3的内侧中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与内侧主动层2的截面相对应的梯形槽32,所述内侧主动层2设置在梯形槽32内,结构牢固,螺旋加工后不易松脱,组装和压制便利,减低了双金属带1的生产成本。
所述外侧被动层3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数个第一开槽31,所述数个第一开槽31间隔设置在外侧被动层3的外侧面上,降低了外侧被动层3的抗弯性能,更容易弯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钰丰机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太仓钰丰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22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