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无机物污染的处理修复颗粒和处理修复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90187.8 申请日: 2016-02-18
公开(公告)号: CN105733590A 公开(公告)日: 2016-07-06
发明(设计)人: 侯力玮;魏钰方 申请(专利权)人: 侯力玮
主分类号: C09K17/04 分类号: C09K17/04;C09K17/02;C09K17/40;B09C1/08;B09C1/10;A01N25/12;A01N59/06;A01N59/00;C05G3/00;C05G3/02;C05G3/04;A01P1/00;A01P3/00;A0
代理公司: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代理人: 倪钜芳
地址: 214063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土壤 无机物 污染 处理 修复 颗粒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土壤无机物污染的处理修复颗粒,其成分主要由一种氧化复合药剂与无机胶凝材料混合而成,具体包括:

步骤a、氧化复合药剂与无机胶凝材料按照质量分数1:5-50的比例混合;

步骤b、混合后由压片机压片形成粒径在5-10mm的片剂;

步骤c、然后经过水溶性薄膜包裹,并对水溶性薄膜加热使水溶性薄膜遇热收缩后紧密贴合在片剂的外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无机物污染的处理修复颗粒,其特征在于,步骤a在真空环境下完成;步骤b在充满臭氧的气氛中进行,并且臭氧的气氛为负压;步骤b形成的片剂直接放入步骤c的气氛中,使真空环境下形成的片剂,其内部空隙不会与空气环境接触,而直接进入臭氧的负压环境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土壤无机物污染的处理修复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复合药剂为:过氧化钙、过硫酸钙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壤无机物污染的处理修复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复合药剂为粉末,并且粉末的粒度至少为300目。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土壤无机物污染的处理修复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胶凝材料为粉末状气硬性和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无机凝胶材料选自石膏或水泥。

6.土壤无机物污染的处理修复颗粒的制造方法,将氧化复合药剂粉末和无机胶凝材料粉末按照比例混合,并在真空环境中用搅拌机搅拌形成颗粒状混合物,然后由压片机压片;然后直接送入充满臭氧的负压环境中,并在薄膜包装机上将每个颗粒用水溶性薄膜进行包装,然后将包装后的颗粒物进入加热炉进行加热,使水溶性薄膜遇热收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土壤无机物污染的处理修复颗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压片机压片之前,还包括颗粒筛出的过程,在振动筛上设置2层筛网,其中第一层筛网位于上部,并且水平放置,第二层筛网位于下部,并且倾斜10-15度放置,其中第一层筛网的筛孔直径为10-15mm,第二层筛网的筛孔直径为5-10mm;或者,

所述第二层筛网设为漏斗状结构,并且底面设有直径为5-10mm的筛孔,漏斗的底部中出料并收集;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层筛网与振动装置连接,使第二层筛网振动落料;

优选的,第二层筛网与收集装置连接。

8.使用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土壤无机物污染的处理修复颗粒的处理修复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所述土壤处理修复颗粒均匀的撒施在土层表面,然后利用旋耕设备深翻土壤层,使处理修复颗粒与受污染土壤充分接触,并检测土壤含水量,根据用水状况采用漫灌、喷灌、滴灌、穴施等方式向土层中浇注二氧化氯水溶液;

步骤二、步骤一完成48h后至15日内,向处理后的土壤中撒施由水溶性胶囊灌装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和复合微生物菌液,并检测15cm深土壤表层的含水量,若含水量低于15%则再浇水使其含水量达到15%后,翻耕土壤使复合微生物肥料和复合微生物菌液与土壤充分混合接触,若含水量高于15%则直接翻耕土壤使复合微生物肥料和复合微生物菌液与土壤充分混合接触即可,起到持续修复受污染土壤的作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土壤无机物污染的处理修复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是经过微生物发酵腐熟的农家肥、粪便、沼(藻)渣、中药渣、酒糟、作物秸秆、蔬果垃圾或食物残渣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

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液,是由水、黄豆、豆粕或蔬菜水果等的一种或几种接种EM菌混合发酵液。

10.如权利要求7至9所述的土壤无机物污染的处理修复颗粒,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一、步骤二时,要求24h地温在-5℃-45℃之间;冬季北方地区在操作步骤二之前,先用高温装置对土壤表层进行加热,使土壤表层的温度至少达到40摄氏度,并且持续时间至少10分钟。这样可以进一步促进土壤中残留的氧化复合药剂进一步分解挥发,保证步骤二进行时不会残留氧化复合药剂,避免对复合微生物肥料和复合微生物菌液氧化干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力玮,未经侯力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018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