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压式错踩油门防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9783.4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1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宜中;陈展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宜中 |
主分类号: | B60K26/02 | 分类号: | B60K26/02;B60T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3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压式错 踩油门 防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安全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直压式错踩油门防范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初驾人员误把油门当刹车而造成交通事故每天都在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无法估量,因此本人于2010年提出的“学驾人员刹车误踩油门防范法”(专利号2010101630486),2011年授权,目前正在实施改进中。它包括一个固定在油门踏板边驾驶舱壁上的筒体,在筒体内壁中间放置有滑动罩和压簧,刹车线穿出筒体并进入到刹车线套内,并从刹车线套的另一端穿出后作为刹车线连结刹车踏板的端头引出线,筒体上还设有刹车触发装置,刹车触发装置的另一端是一个可调触发柱,所述的可调触发柱处在油门开启很小的短行程位置和油门踏板终点之间;由于这种装置不需要增加或改变汽车中现有电气阀门及输气、输油管道的结构,它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因此基本上不必对汽车进行改造就能完成,当初驾人员技术成熟不再需要此种装置时又可以拆下,不影响其它部件,十分适合于驾校教练车和新手驾驶车,并且初驾车人员驾车速度慢,紧刹车时也比较平缓,故和其它方法相比实用性更强。但是当误踩油门防范装置一旦启动后,刹车踏板被刹车线向下拉住,而刹车线处在刹车踏板的下方,开车时人手无法触及的地方,而且刹车是一个较大的力,有些车辆需要20公斤至40公斤,才能保证其可靠刹车,所以刹车踏板一旦被刹车线拉下,必须弯下身子,用很大的力才能将其重新拉回,并且由于汽车外壁空间有限,放压簧的筒体必须横放,故压簧伸展方向和刹车踏板用力方向几乎成直角,而且刹车踏板前下方空间有限,装转向滑轮也很难,故要把压簧重新压缩,其用力程度需要更大。而错踩油门往往发生在新驾驶员易心慌的地段,如红灯区,车辆较多,刹车后必须立即排除,车辆只有重新开动,才能脱离危险域,但是一般人不能轻易地将踏板拉起,并且还要观察路况,不能只顾低头拉踏板,以防不测,力气小的女驾驶员更是无能为力,这就妨碍了该项技术的推广;为此我们想了许多改进办法,如:用电机将簧重新压入筒体内,但是这样必须动用汽车电源,受到汽车原有设备的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推出一种学驾人员误踩油门后,用较小的力就能使刹车板迅速回复,而回复时不用电能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一个带有平台的安装板架,用螺丝固定在驾驶员脚前方的车壁上,平台上固定一个半弧形的固定筒基,储能筒朝车壁的半侧座落在固定筒基的平面上,而另半侧座落在作为活动筒基的半弧形门的平面上,半弧形门一侧和固定筒基间有门轴相连,半弧形门的另一侧和固定筒基间有带手柄的搭扣相连,半弧形门的内壁上有凹槽环线,储能筒外壁上有凸槽环线,当半弧形门关闭时,储能筒外壁上的凸槽环线楔入半弧形门内壁上的凹槽环线中,这时凸槽环线和凹槽环线间具有楔合力;在储能筒顶端和安装板架间固定一根拉簧,在储能筒朝车壁方向有一个和其垂直固接的拉杆筒,拉杆筒靠车壁向的壁上开有壁孔,壁孔中有可以纵向滑动的拉杆,拉杆上固装着抵簧套,抵簧套和孔壁间有拉杆压簧,当在簧力作用下抵簧套抵在储能筒和拉杆筒相连的接口上时,拉杆一端的劈尖的上平面正抵住在储能筒中的滑块的阻挡孔上沿,滑块和储能筒底面间有储能筒压簧,滑块上有一条从滑块下端向上伸展但不穿顶的定向槽,在定向槽中有和储能筒壁固接的定向柱,使滑块只能在储能筒中作上下滑动;滑块下端面中间固接一根刹车压力棒,刹车压力棒的下端处在和刹车踏板上方近乎相接的距离上;拉杆的另一端和储能筒压簧的触发线相连,触发线从拉杆端头开始以序穿过固定在安装板上的触发线套前端头、触发线套、触发线套后端头后连接在夹住油门踏板右前方的螺丝夹上;其特征是:上述的半弧形门上带手柄的搭扣处在驾驶车辆时初驾人员手可握及的位置上,而且储能筒压簧的张力是通过刹车压力棒直接作用于刹车踏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宜中,未经陈宜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97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