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枣树杂交育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8633.1 | 申请日: | 2016-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4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贵;米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枣树 杂交育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枣树杂交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果树育种工作的开展至今已有50多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其中杂交育种是通过 遗传型不同的类型间的配子结合获得杂交种,加以培育选择而创造出新品种的一种技术方 法。采用这种方法时,明确育种目标和正确选择、选配亲本是成败的关键。
枣树是花多蕾多坐果率极低且种核内又很少形成种仁的树种。一般情况下,枣树 自然坐果率不足1%,种核内含仁率达不到5%,且种仁萌发成苗后变异率也极高,常常表现为 树种返祖现象,对其以常规育种法进行杂交育种,往往是徒劳无功,缺乏可操作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建立了一种适用于枣树杂交育种的方法,通过使用防虫罩将母本树有效隔 离、母本树整株或单枝组整体授粉和栽培性状鉴定等而达到防止外界干扰,定向杂交,集中 获得种核,提高选育进度,缩短育种时间和提高育种效率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首先,按照育种目标,有的放矢的选 准母本树和父本树。而后,在母本树进入花期之前,将母树整个植株(或一个枝组)用防虫网 遮罩并预留一个方便操作者操作的门,并在防虫网上喷涂粘虫胶,目的是给育种树创造一 个良好的隔离环境。待母树进入花期时,观察母树属于昼开或夜开哪一种开花类型的品种, 并在开花后的最佳时期,从父本树上采集花粉,点授或喷授到母本树上,让其自然坐果。果 实成熟后,采集所有经过杂交所得的枣果,取出种核,阴干,获得杂交后代材料。当年冬季, 将杂交后代种子材料进行砂藏或破壳取仁,于翌年春季播种获得子代枣苗材料。子代枣苗 材料获得后,则进入杂交后代的培养和栽培性状鉴定阶段。其培养和鉴定过程,包括:淘汰 明显缺乏栽培性状而显现返祖现象的植株,保留具有明显栽培性状的植株,加强抚育管理 使其尽快生长和结果。同时,在具有明显突出优良栽培性状的植株上,采集接穗进入优系高 接鉴定圃进行测定,直至获得优良品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项技术,首次提出“整株(或单枝组)防虫罩保护,有性杂交实生选育”的育种技术 路线。以整株或单枝组作为育种受体,相对单花受体,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对于枣树这种自 然坐果率不足1%,种核内含仁率达不到5%的特殊树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2)“防虫罩保护,有性杂交实生选育”有利于亲本的选择和干扰性因子的有效限 制,在防虫网上喷涂粘虫胶,可以避免因虫媒、风媒干扰使其它植株影响到母树植株的定向 杂交效果,从而实现良好的控制效果,有利于亲本的固定和有的放矢直向育种目标。
3)母树进入花期时,在观察到母树昼、夜开花类型的情况下,在开花后的最佳时 期,从父本树上采集花粉,点授或喷授到母本树上,让其自然坐果,有利于杂交后代材料的 方向性准确,并方便集中收集获得种核。
4)当得到子代枣苗材料,进入杂交后代培养和栽培性状鉴定阶段时,从具有明显 突出优良栽培性状的植株上,采集接穗进行优系高接测定和鉴定,既有利于优胜劣汰获得 优良种质资源,又能大幅度提高选育进度,缩短育种时间,提高育种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详予说明。
1、一种枣树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育种目标选取母本树和父本树;
2)在母本树进入花期前,将母本树的将要进行杂交的部分用防虫罩遮罩,在所述防虫 罩上喷涂粘虫胶,在防虫罩上预留一个方便以后操作的门;
3)待母本树进入花期时,观察母本树所属开花类型,在开花后的最佳时期,从父本树上 采集花粉,给母本树授粉;
4)果实成熟后,采集枣果,取出种核,阴干;
5)当年冬季将种核储藏,第二年春季播种获得子代枣苗;
6)淘汰明显缺乏栽培性状而显现返祖现象的子代枣苗,保留具有明显栽培性状的子代 枣苗;
7)在具有明显突出优良栽培性状的植株上,采集接穗进入优系高接鉴定圃进行测定, 直至获得优良品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 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 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未经沧州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86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旅游百宝箱
- 下一篇:一种爬梯拉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