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刚构体系的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7684.2 | 申请日: | 2016-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4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尔玉;张超;王宏亮;何春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00;E01D2/04;E01D19/02;E01B2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董琪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挂 单轨 交通 体系 实现 方法 | ||
1.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刚构体系的实现方法,包括混凝土轨道梁、边跨湿接缝中跨湿接缝、混凝土盖梁、走行面接缝板、导向面接缝板、竖向调整装置、伸缩缝、二期预应力筋、拉索、墩、丝杠千斤顶,其特征是:将刚构体系一联内预制好的混凝土轨道梁运输到架设现场,通过拉索将混凝土轨道梁悬挂在混凝土盖梁的下面,浇筑中跨湿接缝,待中跨湿接缝达到设计龄期后,张拉二期预应力筋,再浇筑边跨湿接缝;这样,就完成了一联悬挂式单轨交通刚构体系的制作;
具体的施工工艺为:
步骤1在工场预制刚构体系所使用的混凝土轨道梁并运输到架设现场;
步骤2浇筑墩,在混凝土盖梁底面的设计位置处设置竖向调整装置,并将预制的混凝土轨道梁通过丝杠千斤顶进行空间定位;然后通过拉索将混凝土轨道梁悬挂在混凝土盖梁的下面;
步骤3在墩上浇筑中跨湿接缝;待中跨湿接缝达到设计龄期后,张拉二期预应力筋,再浇筑边跨湿接缝;
步骤4待边跨湿接缝达到设计龄期后,拆除丝杠千斤顶,完成体系转换;这样,形成一联悬挂式单轨交通刚构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76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