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点矢量推力分布的主动式气动布局的飞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7293.0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0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毕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国伟 |
主分类号: | B64C15/02 | 分类号: | B64C15/02;B64C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点 矢量 推力 分布 主动 气动 布局 飞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点矢量推力分布的主动式气动布局的飞机。
背景技术
飞机飞行时的姿态改变,由其气动布局主导。被动式气动布局由机翼本身转动或机翼上的转向舵转动来实现其姿态改变;混合式气动布局除以上外,还配合喷火尾管的弯曲来操控飞行姿态的改变,如喷火尾管向下弯曲来实现垂直起降等;此前的主动式气动布局,如直升机仅有几套螺旋浆,分布的位置有限,气动灵敏性仍不甚理想。
此外,由于转向舵和喷火尾管弯曲有时会卡住在某一位置;或者螺旋桨掉落或被树梢打坏的情况出现,均会造成飞机飞行姿态异常变化而无法控制,导致飞机事故的发生,严重的会造成机毁人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气动灵敏性好,可减少飞机事故发生的多点矢量推力分布的主动式气动布局的飞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多点矢量推力分布的主动式气动布局的飞机1,包括机身前部、中部和尾部正后侧固定的法向的主发动机的喷火尾管2;
其特征在于:
飞机1的尾部的正后侧、左右两侧和上下两侧的法向分别有固定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压缩或非压缩空气的喷射后管3、喷射左管及右管4和喷射上管及下管5;
所述机身的正前侧、左右两侧和上下两侧的法向分别有固定的第四组喷火前管6和第五组压缩或非压缩空气的喷射前管7、第六组和第七组压缩或非压缩空气的喷射左管及右管8和喷射上管及下管9;
所述机身的中部的左右两侧和上下两侧的法向分别有固定的第八组和第九组压缩或非压缩空气的喷射左管及右管10和喷射上管及下管11;
所述机身的前部、中部和尾部的左右两侧和上下两侧的法向分别有固定的第十组喷火左管12、第十一组喷火右管13和第十二组喷火上管14、第十三组喷火下管15。
这样的飞机1,既可以是无机翼的,也可以是有机翼的,还可以是翼身融合的,甚至可以是飞碟形状的情况。
上述的飞碟形状的飞机1,包括机身上部、中部和下部的整体的与地平面垂直的中轴及小外延16,与小外延16外侧相连的轴承或齿盘或其它可转动装置17,和轴承或齿盘或其它可转动装置17的外侧相连的机身中部的大外延18,小外延16的上下两部的正后侧法向都有固定的喷火尾管2;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身小外延16的上下两部的正后侧、靠近正后侧的左右两侧和上部上侧及下部下侧的法向都分别有固定的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压缩或非压缩空气的喷射后管3、喷射左管及右管4和喷射上管及下管5;
所述机身的小外延16上下两部的正前侧、靠近正前侧的左右两侧和上部上侧及下部下侧的法向都分别有固定的第四组喷火前管6和第五组压缩或非压缩空气的喷射前管7、第六组和第七组压缩或非压缩空气的喷射左管及右管8和喷射上管及下管9;
所述机身中部的大外延18的外侧一组切向口19和另一组切向口20分别有固定的第八组压缩或非压缩空气的喷射管10和第九组喷火管11与大外延18内侧相连;
所述机身的小外延16的上下两部靠近正后侧的左右两侧、上部上侧及下部下侧的法向都分别有固定的第十组和第十一组喷火左管及右管12和喷火上管及下管13;
所述机身的小外延16的上下两部靠近正前侧的左右两侧、上部上侧及下部下侧的法向都分别有固定的第十二组和第十三组喷火左管及右管14和喷火上管及下管15。
对有机翼或翼身融合的飞机1,其机翼本身或机翼部分均无可转向的被动式气动布局的设置。
上述的飞机1的压缩或非压缩空气的喷射管的工作状态,分为喷射、吸入和关闭;
上述飞机1的喷火管的工作状态,分为喷射和关闭。
对上述的飞机1的多组喷射管和喷火管的每一管的工作状态的控制,相互之间采取单独控制。
飞机1的喷火管和压缩或非压缩空气的喷射管的每一个管喷射时喷出的气流,形成与喷出气流相反方向的,对飞机1的矢量推力,使飞机1的飞行姿态产生相应的改变;
飞机1每一个压缩或非压缩空气管吸入的气流,形成与吸入气流相反方向的,对飞机1矢量推力,使飞机1的飞行姿态产生相应的改变。
上述喷火管和喷射管的法向和切向设置是可以有角度偏差的。
而多管配合的工作状态控制,形成对飞机1的矢量推力的合成,能使飞机1进一步获得极佳的气动灵敏性,应对原有技术极难应对的危险状态。
以上是本发明的原理,操控方式依据需要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国伟,未经毕国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72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旋翼飞行器
- 下一篇:用于螺旋桨叶片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