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珠台钻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4554.3 | 申请日: | 2016-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8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喜;陈孝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B5/40 | 分类号: | B23B5/40;B23Q5/34;B23Q3/08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0108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车 进给 上车 台钻 进给机构 离合机构 主轴箱 退刀 手柄 台钻本体 工作台 立柱 底座 加工 驱动 脱离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珠台钻,包括构成台钻本体的底座、立柱、工作台、上主轴箱、手柄和上车刀;其中还包括有下主轴箱、下车刀、同步进给机构和离合机构,借助同步进给机构驱动上车刀和下车刀同步进给,而离合机构控制下车刀下半程脱离进给,一次进给操作,依次完成下车刀加工、退刀、上车刀加工、退刀的步骤,实现台钻车珠任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珠台钻,尤其是利用现行台钻添加下车刀机构,实现一次性车珠和钻孔的任务。
背景技术:
专利号2015205414592,公开一种8轴全自动车珠机,目的在于解决反复使用定位装置调整细小物品的加工角度的不足,其包括机架、设于机架顶端面的工作台,还包括夹紧装置、取料机构以及刀具机构,所述的夹紧装置包括旋转装置、固定联接板;所述取料机构包括振动筛、工件滑道、XY运动平台、安装构件、与XY运动平台组合成三维运动机构的Z轴运动台、可沿着Z轴上下运动安装于Z轴运动台上的吸持臂以及安装于吸持臂末端的吸嘴件;所述刀具机构包括刀具架、车花刀具以及分条刀具。该设备主要针对细小物品的加工,机构相对复杂,难以在板材等下角料直接车珠,存在一定局限。如何能利用现有成熟的台钻,改良成可直接从板材上车珠的设备,即成为本发明研究对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在现在台钻的底座上增加一套与上车刀类似的下车刀机构,并由手柄同步驱动进给的车珠台钻;其次要目的是工作台上设计有气动夹紧装置,实现手柄操作时自动夹紧工件的功能。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珠台钻,包括构成台钻本体的底座、立柱、工作台、上主轴箱、手柄和上车刀;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下主轴箱、下车刀和同步进给机构,借助同步进给机构驱动上车刀和下车刀同步进给;所述同步进给机构包括有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由链条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链轮固定在手柄座上,由手柄驱动同步动作;所述从动链轮经离合机构与下主轴箱的齿轮轴连接,该离合机构包括棘轮、棘爪、棘爪弹簧和棘爪盘,所述从动链轮固定在棘轮上,棘轮通过轴承活动定位在齿轮轴上,该棘轮内圆周上设有一棘齿;所述棘爪盘固定在齿轮轴上,棘爪一端固定在棘爪盘端面上,另一端能够抵触在所述棘轮的棘齿上,由棘轮带动棘爪盘旋转;所述棘爪弹簧一端固定在棘爪盘端面,另一端抵触在棘爪上,始终保持棘爪张开的趋势;在棘爪盘外沿设有第一定位销,该第一定位销固定在下主轴箱或与之相固定的部件上,棘爪被棘轮带动旋转至第一定位销位置,能够被第一定位销挡住,与棘齿脱开。
所述离合机构还包括一离合器座,该离合器座成碗状结构,通过轴承定位在齿轮轴上,并扣设在棘爪盘和棘轮外侧;离合器座通过一固定压板定位在下主轴箱上,形成位置相对固定的部件;所述第一定位销固定在离合器座上,在该离合器座上还设有第二定位销,第二定位销能挡住脱开棘齿的棘爪端面凸起部上,约束棘爪只能在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范围内运行,控制下车刀进给行程量。
所述固定压板借助螺钉锁定在下主轴箱上,松开固定压板,离合器座可绕齿轮轴旋转调节圆心角,进而改变车刀离合的位置。
所述同步进给机构还包括两过度链轮,两过度链轮成一上一下定位在立柱上;所述链条一端固定在主动链轮上,并依次与两过度链轮和从动链轮啮合,另一端通过一弹簧系固在底座上,借助该弹簧始终保持绷紧状态。
所述工作台上配置有一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包括有底板、气缸、联动机构、杠杆和压板;所述底板固定在台钻工作台或其它固定件上,气缸锁固在该底板上,气缸的活塞杆端连接在杠杆后端,在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支点,杠杆中部由该支点支撑,杠杆前端定位有压板,借助该压板将工件压紧在工作台台面上;所述气缸由联动机构控制,该联动机构与手柄联动。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电磁阀、行程开关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手柄座的刻度环上,行程开关固定在上主轴箱上,能被限位块触及;行程开关控制电磁阀通断,切换高压空气进出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45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高效自动化钻孔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单分散银粉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