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取景器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3092.3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7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佳巍;王旗;净晓东;刘言;豆修浔;黄立;范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众盈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1 | 代理人: | 胡犇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取景器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取景器镜头。
【背景技术】
取景器是一个人们常常忽视但其实很重要的相机部件,常应用于数码相机的虚拟取景光学镜头,也可应用于最新流行的头戴式高清智能移动影院,装备不同种类的取景器也就决定了相机的类型,甚至是相机的档次。因单电相机流行而流行的电子取景器有其独特的结构和优缺点。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电子取景器会越来越普遍,电子取景器的性能还会逐渐提高。
目前电子取景器(EVF,Electronic Viewfinder)普遍存在这样的缺点:视场角相对较小,图像显示细节还不很清晰,拍集体照看不清某人的眼睛是睁开的还是半闭的。市场上常用的EVF视场角集中在20°附近,屈光度的调节范围有限,结构多带有玻璃镜片,其成本高。
因此,本发明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视场角可达30°,屈光调节范围在-5D到+2D,分辨率为1024*768的电子取景器镜头,该镜头结构紧凑、性价比高,实现画质高清虚拟成像。本发明结合实际生产技术要求可大批量生产,可用于数码相机和头戴式高清移 动影院中虚拟取景光学镜头。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子取景器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100,所述的镜筒100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和第三透镜3,所述的第一透镜1为塑料正透镜,所述的第二透镜2为塑料负透镜,所述的第三透镜3为塑料正透镜,所述的镜筒100上设有供人眼观察的通光孔200,所述的通光孔200与第三透镜3之间设有焦距为正的棱镜4,所述的棱镜4朝向第三透镜3和通光孔200的面均为非球面,所述的棱镜4上用于反射光线的面4a为全反射面。
如上所述的电子取景器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镜1靠近第二透镜2的一面为凸表面,所述的第二透镜2靠近第三透镜3的一面为凹表面,所述的第三透镜3靠近棱镜4的一面为凸表面,所述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和第三透镜3的表面均为非球面。
如上所述的电子取景器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取景器镜头满足条件:-1.5<f1/f23<0,-3.5<f1/f2<0,-1.0<f2/f3<0,-1.0<f3/f4<0,其中,f1、f2、f3、f4分别为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和棱镜4的焦距,f23为第二透镜2和第三透镜3的组合焦距。
如上所述的电子取景器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取景器镜头满足条件:Vdlens1≥30,Vdlens2≤30,Vdlens4≥30,Vdlens1-Vdlens2>20,Vdlens3-Vdlens2>10,其中Vdlens1、Vdlens2、Vdlens3、Vdlens4分别为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和棱镜4的色散系数。
如上所述的电子取景器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镜1与第二透镜2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1mm,所述的第二透镜2与第三透镜3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23mm,所述的第三透镜3与棱镜4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1mm。
如上所述的电子取景器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镜1与第二透镜2之间设有第一隔圈5,所述的第三透镜3与棱镜4之间设有第二隔圈6。
如上所述的电子取景器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筒100上设有对棱镜4加固的固定件300。
如上所述的电子取景器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光孔200与棱镜4之间设有滤光片7。
如上所述的电子取景器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取景器镜头成像在距离2.3m处,像高为50inch。
如上所述的电子取景器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和棱镜4的非球面表面形状满足以下方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众盈光学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众盈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30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