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发流表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2040.4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1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东;龚向阳;阙喜戎;王雪梅;齐庆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747 | 分类号: | H04L12/747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马敬;项京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发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下发流表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接收所述交换机发送的包含待处理数据包的流表请求后,获得所述交换机的流表空间的当前占用大小;当所述当前占用大小大于预设阈值且小于流表空间满值时,获得所述待处理数据包所对应数据流的信誉值;判断所述信誉值与预设最小信誉值、预设最大信誉值的大小,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下发相应流表。对应下发流表的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流表占用空间获得模块、信誉值获得模块和流表下发决策模块。本发明在流表空间不足时,根据数据流的信誉值来有选择的下发流表,从而降低高信誉值的数据流对应的流表因流表空间不足而下发失败概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定义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发流表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是一种新型的、可编程的网络架构,以实现对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为核心网络及相关应用提供良好的平台。OpenFlow技术作为SDN的核心技术,将控制平面与转发平面相分离,控制功能集中到控制器上,便于通过编程实现对交换机的灵活控制,进而实现对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提高了整个网络的效率。未来几年,SDN的发展也将更为广泛:北向接口可能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由于开源的愈加流行,开源在未来很可能实现商业化;世界各地的服务提供商,如大的IT公司,以及运营商等很可能会采用SDN解决方案,来满足客户需求。
接纳控制是一种允许或者拒绝用户使用网络资源的控制方法,目的是避免网络资源压力过大,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优化网络收益。现有的SDN主要依据业务需求和网络资源对数据流进行接纳控制,即当现有网络资源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则允许数据流接入,反之,则拒绝数据流的接入,网络中表现如:参照图1,图1为现有技术的SDN中数据流处理原理图,当交换机接收到待处理的数据包,会查询SDN交换机的流表,如果查询到相应的流表项时,会按照其中的转发规则将数据流进行转发或者丢弃。对应网络中,如果没有查到匹配的转发规则,则交换机将数据流封装成特定的消息发送给控制器请求流规则,控制器处理后下发流规则给相应的交换机,交换机更新流表。此时,交换机流表的空间不足时,无法保存对应下发的流表,则下发流表后,数据包可能会被丢弃。
数据流在网络中的真实特征很可能会与业务需求中描述的特征存在出入,信誉值会有差异,流表空间不足时,会希望信誉值较高的数据流能被处理,利用数据流在网络中所表现出来的真实的特征结合网络现有资源来设计接纳控制方法,使希望被处理的数据流的流表能优先地被下发保存,以使优先处理一些希望被处理的数据,变得比较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发流表的方法及装置,以在流表空间不足时,根据数据流的信誉值来有选择的下发流表,从而降低高信誉值的数据流对应的流表因流表空间不足而下发失败概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发流表的方法,应用于软件定义网络SDN中的控制器,所述SDN还包括交换机,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所述交换机发送的包含待处理数据包的流表请求后,获得所述交换机的流表空间的当前占用大小;
当所述当前占用大小大于预设阈值且小于流表空间满值时,获得所述待处理数据包所对应数据流的信誉值;
判断所述信誉值与预设最小信誉值、预设最大信誉值的大小,若所述信誉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最小信誉值,则不下发流表;若所述信誉值大于预设最小信誉值且小于预设最大信誉值,则根据预设概率标准向所述交换机下发所述待处理数据包所对应的流表;若所述信誉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最大信誉值,则依据接收数据包的时间顺序,向所述交换机下发所述待处理数据包所对应的流表。
可选的,所述预设概率标准为:
获得预设时间段内所接收到的各个流表请求中的待处理数据包的信誉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20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