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淡水鱼养殖的定量多次投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0903.4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2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昊昆;刘志强;朱晓鸣;解绶启;韩冬;杨云霞;聂光汉;金俊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龚莹莹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淡水鱼 养殖 定量 多次 投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业技术和水产配合饲料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淡水鱼养殖的 定量多次投喂方法。
背景技术
每天投喂饲料的次数对鱼体的摄食、饲料利用、生长、健康状况及品质都有一定影响。 投喂次数过低,鱼体难以发挥最大生长潜能,影响养殖效益;投喂次数过高,增加了投喂成 本的同时,还可能导致饲料转化效率降低和养殖水体污染。适宜的投喂次数可以减少饲料损 失,提高饲料转化率、鱼体的生长速度及存活率,最终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尽管现有的研究表明有可能利用改变投喂次数来改善鱼类的养殖技术,如在实验室人 工24小时光照条件下,不限制摄食量时,异育银鲫生长最快时的投喂次数为每天24次。但 是实验室特定的条件与实际渔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不同,无法应用于实际养殖条件。养殖生产 中设置不同的投喂次数加快鱼类生长速度并降低养殖成本的实例还未见诸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淡水鱼养殖的定量多次投喂方法,该方法能够在饲料投喂 量一定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投喂次数提高养殖鱼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促进鱼的生长, 减少饲料浪费,降低氮磷排放,减轻环境污染,降低养殖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淡水鱼养殖的定量多次投喂方法,包括:每日在8:00~19:00之间投喂四次或五次; 投喂开始的头三天,日投喂总量为养殖鱼初始总重的2.5%;每三天增加一次日投喂总量, 增加量为前一次日投喂总量的5%。
以上所述方法中,优选的,每日每次的投喂量为日投喂总量除以日投喂次数;
以上所述方案中,优选的,每日投喂五次,即在8:00,10:30,13:00,16:00,18:30各 投喂一次;
以上所述方案中,优选的,每日投喂四次,即在8:00,10:30,13:00,18:30各投喂一 次;
以上所述方法中,优选的,所述的淡水鱼为体重120~130克的鲫鱼;
以上所述方法中,优选的,所述的鲫鱼为体重120~130克/尾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
以上所述方法中,优选的,养殖时间为每年的6月至9月;
以上所述方法中,优选的,所用投喂的饲料组成包括:水分10.1%,灰分12.0%,蛋白 质31.7%,脂肪2.8%,质量百分比。
与现有的投喂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投喂方法可以在饲料投喂量一定的前提下,显著的促进鱼体生长,改善鱼的消 化能力和对饲料的利用,降低饲料成本。
2.本发明的投喂方法能够减少饲料的浪费,提高鱼体对饲料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氮排放。
3.本发明的投喂方法能够增强鱼体的抗氧化能力,不影响鱼体蛋白、脂肪含量。
4.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实际生产中的鱼类养殖,操作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如未特别说 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案。
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使用的饲料为:
饲料采用商品饲料(1035配合饲料,沙市通威饲料有限公司),粒径3.5mm,主要营养 成分(质量百分比):水分10.1%,灰分12.0%,蛋白质31.7%,脂肪2.8%。饲料经10目网 筛筛除粉末后进行称量。
本发明实施例以异育银鲫“中科3号”(体重120~130克/尾)为例,进一步说明其 养殖方法。
实施例1:
生长试验设计两个组,均使用上述试验饲料。
试验组:
一种淡水鱼养殖的定量多次投喂方法,包括:每日投喂五次,每次的投喂量为日投喂总 量除以5,投喂时间为8:00、10:30、13:00、16:00和18:30。投喂开始的头三天,日投喂总 量为养殖鱼初始总重的2.5%;随着鱼的生长,每三天增加一次日投喂总量,增加量为前一 次日投喂总量的5%。
表1以第一天的日投喂总量为“1”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投喂天数与日投喂总量之间的关 系。
表1日投喂总量与投喂天数的关系
对照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09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