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面三向织物的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0721.7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8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家强;王滨;李炜;孙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晋飞碳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25/00 | 分类号: | D03D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4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织物 成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型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工艺简单,省去了经纱循环系统、送经系统和打纬系统,不需要复杂的机械机构的平面三向织物的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平面三向织物是指在一个平面内,由三组互成一定角度的纱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织物。一般的,沿90°方向排列的为纬纱X,沿两个取向排列的经纱Y和Z。通常的Y和Z的取向角度是对称的,常见的取向角度为±30°,±60°等。
较之传统机织物,平面三向织物的组织点是由三根纱线交织形成,所以更为紧密。并且由于取向角度的增加,可使织物在性能上更加接近各向同性。三向织物因其独特功能,一经问世便受到美国宇航局的重视,在美国已被应用于宇航用纺织品。而现阶段采用高性能纤维织造的三向织物也成为研究重点。
平面三向织物纱线的基础交织方式类似于箩筐及一些传统编织物,虽然这种结构已存在数千年,但是目前这种编织类的制品仍以手工编织为主,由于手工操作的局限性,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把控,另外产品的生产效率也受到限制,同时由于平面三向织物采用的原料与编织类制品的原料还是存在本质区别的,因此采用相同的方式很难实现产品的要求。
目前,全世界仅日本有一家企业提供平面三向织物的量产和销售,而常见的平面三向织物织造设备,其机械结构都较为复杂,由于三向织物的经纱在成型过程中存在加入和退出织造区域的问题,所以通常需要采用经纱循环系统,另外开口机构,以及打纬系统较之传统机织设备的机械来说,也复杂了许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省去了经纱循环系统,不需要复杂的机械机构的平面三向织物的成型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平面三向织物的成型工艺,所述的平面三向织物的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导向棒底板及导向棒;
(2)、设置纬纱穿纱片;
(3)、设置压住纬纱的经纱;
(4)、设置被纬纱压住的经纱穿纱片;
(5)、引入被纬纱压住的经纱;
(6)、引入纬纱;
(7)、移除导向棒、取下织物。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的设置导向棒底板及导向棒包括如下步骤:所选用的导向棒底板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需成型的平面三向织物的尺寸,导向棒底板上分布有用于插入导向棒的孔眼。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导向棒用于形成织物上的孔洞,导向棒的形状为截面为圆形的直棒,导向棒的直径由织物实际所需的孔洞大小决定,对于无须孔洞的织物,可以将导向棒的直径缩小至0.5mm以下。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导向棒为陶瓷、塑料或金属棒。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设置纬纱穿纱片包括如下步骤:纬纱穿纱片的宽度不超过织物下机后纬纱理论宽度,所述的设置纬纱穿纱片,纬纱穿纱片按照凸起、凹陷的规律起伏循环,一个起伏的循环长度与织物组织的循环宽度一致,起伏中凸起处的取向角与被纬纱X1压住的经纱Z3的取向角一致,起伏中凹陷处的取向角与压住纬纱X1的经纱Y2的取向角一致。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设置压住纬纱的经纱包括如下步骤:本步骤中设置的经纱Y2是两个取向经纱Y2和经纱Z3中位于下方的经纱,但是其又压在纬纱X1上方,因为事先已经设置好了导向棒,经纱Y2可以采用连续缠绕的方式缠绕在导向棒上加以固定,设置时需要将经纱Y2沿+30°方向平行设置在导向棒之间。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的设置压住纬纱的经纱包括如下步骤:将纬纱作为最后一个引入的方向,故最先设置纬纱穿纱片,将纬纱穿纱片沿90°方向平行设置在导向棒之间,纬纱穿纱片的设置数量,应不少于实际需要的纬纱根数。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平面三向织物的成型工艺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在成型平面三向织物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经纱循环系统,大大简化了机械结构。
本发明在成型平面三向织物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送经系统,大大简化了机械结构。
本发明在成型平面三向织物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打纬系统,大大简化了机械结构。
本发明方式成型的平面三向织物,较之其他手工编织方法成型的平面三向织物,结构更加牢固,并且稳定性和均匀性也有明显改善。
本发明方式成型的织物,可以按照产品所需要的实际形状来进行变化,物料损耗大大减少。
本发明方式成型的织物,所需要的纱筒数量少,理论上最少用一筒纱线,即可实现织物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晋飞碳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晋飞碳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07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织机纬线张力控制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面包式面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