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虚拟网络功能VNF设备的创建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0429.5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9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柳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马敬;项京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虚拟 网络 功能 vnf 设备 创建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虚拟网络功能VNF设备的创建方法及装置,VNF管理器根据其所管理的物理服务器的负载情况以及预设负载均衡算法,确定在哪台物理服务器中创建VNF设备,在该台物理服务器中创建VNF设备,并将VNF设备可识别的堆叠配置命令存储在预设位置,使得该VNF设备在该物理服务器上启动时可以从预设位置读取堆叠配置命令并执行,进而完成VNF设备的配置,收集拓扑信息和参与角色竞选,形成IRF堆叠。整个过程中,VNF设备无需重启。减少了VNF设备的重启次数,避免了服务器负载不均衡情况的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虚拟网络功能VNF设备的创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弹性架构IRF(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是将多台设备通过堆叠口连接在一起,虚拟化成一台“联合设备”。用户对这台“联合设备”进行管理,可以实现对堆叠中的所有设备进行管理。IRF堆叠中所有的单台设备称为成员设备。每个成员设备和邻居成员设备通过交互IRF Hello报文来收集整个IRF的拓扑。每个成员设备在本地记录自己已知的拓扑信息。成员设备刚启动时只记录了自身的拓扑信息。当IRF端口状态变为up后,成员设备会将已知的拓扑信息周期性的从up状态的IRF端口发送出去;邻居成员设备收到该信息后,会更新本地记录的拓扑信息;如此往复,经过一段时间的收集,所有成员设备都会收集到完整的拓扑信息。然后进入角色选举阶段,通过一定的规则选出的最优成员设备即为主设备,其它成员设备则均为从设备。角色选举完成后,IRF堆叠形成。
现有的IRF堆叠形成的过程为:用户选择物理服务器,手动在选择的物理服务器中创建VNF(Virtualised Network Function,虚拟网络功能)设备,为创建的每一VNF设备设置堆叠接口用途并配置堆叠成员编号,之后重启VNF设备,重启后各台VNF设备收集拓扑信息和竞选角色,进而形成IRF堆叠。
但是,上述形成IRF堆叠的过程较繁琐,每一VNF设备被设置堆叠接口用途并配置堆叠成员编号后都需要重启,并且由用户选择物理服务器,很容易出现物理服务器选择不均,进而导致物理服务器负载不均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虚拟网络功能VNF设备的创建方法及装置,以减少VNF设备的重启次数,避免物理服务器负载不均衡情况的出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虚拟网络功能VNF设备的创建方法,应用于VNF管理器,包括:
生成目标VNF设备可识别的堆叠配置命令;
确定所述目标VNF设备对应的物理服务器,以在所确定的物理服务器中创建所述目标VNF设备;
将所述堆叠配置命令保存在预设位置,以使所述目标VNF设备在所述物理服务器上启动时从所述预设位置读取所述堆叠配置命令并执行。
可选的,所述堆叠配置命令包括堆叠接口配置命令和堆叠成员标识配置命令;
生成所述堆叠接口配置命令,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VNF设备的智能弹性架构IRF接口类型;根据所确定的IRF接口类型,生成所述目标VNF设备可识别的堆叠接口配置命令;
生成所述堆叠成员标识配置命令,包括:
根据为所述目标VNF设备分配的堆叠成员标识,生成所述目标VNF设备可识别的堆叠成员标识配置命令。
可选的,所述目标VNF设备的IRF接口类型为:堆叠数据口和/或堆叠控制口。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目标VNF设备对应的物理服务器,包括:
根据所述VNF管理器所管理的物理服务器的负载情况以及预设负载均衡算法,确定所述目标VNF设备对应的物理服务器,其中,所述负载情况包括以下情况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04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