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9350.0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8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A61B5/00;A61B5/01;A61B5/0205;A61B5/02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设备 佩戴 状态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可穿戴设备的加速度,在可穿戴设备的加速度发生变化时,启动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利用近距离传感器检测可穿戴设备与近邻物体的距离,在可穿戴设备与所述近邻物体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阈值时,启动心率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且在心率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满足设定心率条件,以及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该近邻物体的表面温度满足设定温度条件时,确定可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本发明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启动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能够有效地节省可穿戴设备的用电量,并且在启动佩戴状态检测时,综合利用多种传感器达到准确检测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状态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手表作为智能终端产业下的一个热点,其应用领域日益广阔。但受限于智能手表的体积,电池容量不能太大,续航能力有限。因此,有效地节省用电量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由于智能手表中的某些功能,如:计步功能,健康数据记录功能,只有在用户佩戴智能手表时,才会得到有效的或有意义的数据反馈;在用户未佩戴智能手表时,智能手表开启的上述功能就会造成用电量的浪费,从而降低智能手表的使用时间。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分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方法和装置,以解决可穿戴设备处于非佩戴状态时,由于开启无用的应用程序导致用电量浪费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方法,该可穿戴设备中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近距离传感器、心率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该方法包括:
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可穿戴设备的加速度,在可穿戴设备的加速度发生变化时,启动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
利用近距离传感器检测可穿戴设备与近邻物体的距离,在可穿戴设备与近邻物体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阈值时,启动心率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且在心率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满足设定心率条件,以及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该近邻物体的表面温度满足设定温度条件时,确定可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装置,该可穿戴设备中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近距离传感器、心率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该佩戴状态检测装置包括:
启动单元,用于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可穿戴设备的加速度,在可穿戴设备的加速度发生变化时,启动近距离传感器对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进行检测;
检测单元,用于利用近距离传感器检测可穿戴设备与近邻物体的距离,在可穿戴设备与所述近邻物体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阈值时,启动心率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且在心率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满足设定心率条件,以及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该近邻物体的表面温度满足设定温度条件时,确定可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基于可穿戴设备在佩戴状态发生变化时,其加速度传感器感应到的加速度会发生变化,以及加速度传感器相对其他传感器具有相对低功耗的事实,利用加速度传感器启动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达到有效地节省可穿戴设备的用电量的目的;并且在启动佩戴状态检测时,综合利用近距离传感器、心率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准确地检测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
在优选方案中,对处于佩戴状态的可穿戴设备进行周期性地循环检测,在可穿戴设备变化为非佩戴状态时,及时地关闭该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从而进一步节省可穿戴设备的用电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佩戴状态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一提供的智能手表背部内表面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9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