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化集成地热系统及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8846.6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6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艾尔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9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集成 地热 系统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集成地热系统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的强制标准的强制推行,电热膜供暖技术作为一支新秀,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推广应用。
但作为电气产品其使用的安全性一直是大家普遍关注的,按国家标准GB507365.5.8强制条款的要求,电供暖元器件须采用接地保护之规定,目前尚未有真正达到此标准要求的电热膜供暖产品,这就给电热膜供暖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其次,因电热膜地暖是将电热膜铺装在地面下,当出现故障时,维修难度极大,费用也较高。
再之,因所使用的场所结构尺寸的不同,需配备较多的电热膜规格,使得生产成本加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集成地热系统及工作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模块化集成地热系统,其组成包括:模块电热板和温控装置,所述的模块电热板包括金属壳体、泄漏电流回收层、PTC正温度特性电热膜、感温探头、过热保护开关、防水密封连接器件及隔热保温层,所述的泄漏电流回收层、所述的PTC正温度特性电热膜、所述的感温探头、所述的过热保护开关、所述的防水密封连接器件及所述的隔热保温层均设置在所述的金属壳体中,所述的金属壳体外设置有电源插接头和感温插接头,所述的感温探头与所述的感温插接头电连接,所述的过热保护开关与所述的电源插接头电连接,所述的电源插接头和所述的感温插接头均与温控装置电连接,所述的温控装置与电源电连接。
所述的模块化集成地热系统,所述的金属壳体是按着所述的模块电热板的尺寸,用厚度为0.5mm的高强度钢板经冲压而成的托盘,所述的金属壳体上部覆盖有饰面层。
所述的模块化集成地热系统,所述的泄漏电流回收层是带绝缘层的厚度为0.05mm的钝化铝箔,所述的泄漏电流回收层粘贴在所述的金属壳体的内表面,并与电源零线相连,用以回收泄漏电流并将其送回到零线中,确保相线零线电流平衡。
所述的模块化集成地热系统,所述的PTC正温度特性电热膜选用30%正温度特性电热膜,10℃时每片所述的PTC正温度特性电热膜的功率为25W。
所述的模块化集成地热系统,所述的过热保护开关采用动作温度为60℃,当所述的模块电热板温度超过其动作温度时,控制系统断电起保护作用。
所述的模块化集成地热系统,所述的电源插接头和所述的感温插接头均为密封插接头,是插接式的带双密封结构的公母连接头,保证外接线路与电热板间的防水密封;采用三插针结构,即相线、零线和接地保护线,上下共三个互通的插接头,实现模块间上下左右集成连接,线截面为2.5mm2。
所述的模块化集成地热系统,所述的隔热保温层是通过聚氨酯注入发泡工艺形成硬聚氨酯结构层,厚度为30mm,容重不低于35kg/m3。
所述的模块化集成地热系统,所述的模块电热板与模块电热板间采用所述的电源插接头实现上下左右四个方位任意集成连接。
所述的模块化集成地热系统的工作方法,本发明使用时将模块电热板与温控装置连接,之后将温控装置与电源连接,电源插接头和感温插接头均有防水功能,使用安全可靠;启动装置,PTC正温度特性电热膜通电发热,产生热量,给室内供暖,隔热保温层能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同时过热保护开关会将PTC正温度特性电热膜的加热温度控制在60度内,当加热温度达到60度时,过热保护开关会起到自动断电的作用,使得模块电热板进入保温状态,防止温度过高让人不适或引发危险。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使用时将模块电热板与温控装置连接,之后将温控装置与电源连接,电源插接头和感温插接头均有防水功能,使用安全可靠;启动装置,PTC正温度特性电热膜通电发热,产生热量,给室内供暖,隔热保温层能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同时过热保护开关会将PTC正温度特性电热膜的加热温度控制在60度内,当加热温度达到60度时,过热保护开关会起到自动断电的作用,使得模块电热板进入保温状态,防止温度过高让人不适或引发危险。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艾尔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艾尔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88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