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锰/还原氧化石墨烯/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8389.0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3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守武;高玉双;沈文卓;吴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48 | 分类号: | H01M4/48;H01M4/50;H01M4/58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锰 还原 氧化 石墨 磷酸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一种金属锰/还原氧化石墨烯/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将磷酸铁锂粉末、锰盐以及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置于去离子水中,在室温下经充分混合,获得金属锰/还原氧化石墨烯/磷酸铁锂的复合材料,可明显的提高锂离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倍率性能。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过程和工艺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金属锰/化学还原石墨烯/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锂离子电池逐渐在动力、储能等大容量电池领域得到应用。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具有高比容量、低价格、原料来源丰富、环境友好、安全性能好等优点,作为大容量动力电池应用的首选材料而备受瞩目,可以应用到诸如电动汽车、电网调峰、风力与太阳能发电之储能设施、应急电力储备和车用辅助电源等设备中。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各种改善其倍率性能研究的深入,该类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已经达到实用水平,而且实现了部分商业化。尽管磷酸铁锂有很多优势,但是其仍存在一些缺点,如室温电导率低,锂离子迁移速率慢,振实密度低,导致大电流放电时,容量衰减大,体积能量密度小。因此,如何提高磷酸铁锂的导电能力,改善其倍率性能,仍亟待解决。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3165892A,公开(公告)日2013.06.19,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衍生物锂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为含锂的氧化石墨烯,其中,锂与氧化石墨烯中的氧结合形成氧化石墨烯锂,且在该复合材料中,氧含量为23.4~24.3wt%、锂含量为6.8~7.3wt%。虽然该技术制得的复合材料比容量可以达到283mAh/g,但在石墨烯衍生物锂盐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反应温度较高、反应时间长,操作步骤复杂。
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3647080A,公开(公告)日2014.03.19,公开了一种金属离子-LiFePO4-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专利以抗坏血酸作为最佳的碳源,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复合正极材料,再用球磨法制备出用镁和铝部分替代锂位的金属离子-LiFePO4-C复合材料。该技术所涉及的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复杂,反应温度高、反应时间长,操作流程不易控制,且没有对改善后的锂离子电池性能进行说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金属锰/还原氧化石墨烯/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一个处理液中经一次操作,使磷酸铁锂表面形成金属锰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导电复合层,具有金属锰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双重形貌特征。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过程和工艺简单。导电复合层的生成,可明显的提高锂离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倍率性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通过将磷酸铁锂粉末、锰盐以及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置于去离子水中,在室温下经充分混合,获得金属锰/还原氧化石墨烯/磷酸铁锂的复合材料。
所述的磷酸铁锂粉末、锰盐、氧化石墨烯以及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0.01~0.1):(0.15×10-2~2×10-2)︰(0.25×10-4~2.5×10-4)︰1。
优选地,所述的处理液中进一步加入次磷酸钠和柠檬酸钠。
所述的次磷酸钠和柠檬酸钠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0.4×10-2~4×10-2)︰(0.3×10-2~3×10-2)︰1。
所述的充分混合,优选通过一次搅拌操作实现。
所述的搅拌,速度为120~500转/min,时间为2~6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8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