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球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7303.2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5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元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繁昌县倍思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9/00 | 分类号: | B07B9/00;B07B1/04;B24B9/04;B24B1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41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设备 | ||
1.一种钢球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至少一个第一除杂机构、第二除杂机构、杂质分离机构、导球板(5)和多个钢球回收箱(6);
机箱(1)上部设有入球口(11);
第一除杂机构位于入球口(11)下方,第一除杂机构包括第一过滤板(21)、第一导杂板(22)、第一储杂箱(23)、第二过滤板(24)、第二导杂板(25)和第二储杂箱(26);第一过滤板(21)和第一导杂板(22)均倾斜安装在机箱(1)内,第一过滤板(21)高度较高的一端和第一导杂板(22)高度较低的一端与机箱(1)同一侧内壁连接,第一导杂板(22)位于第一过滤板(21)下方,第一导杂板(22)高度较高的一端连接第一过滤板(21)高度较低的一端,第一过滤板(21)上设有多个第一入杂口(211),机箱(1)上设有第一出杂口(12),第一出杂口(12)位于第一过滤板(21)高度较高的一端和第一导杂板(22)高度较低的一端之间,第一储杂箱(23)与第一出杂口(12)连通;第二过滤板(24)和第二导杂板(25)均倾斜安装在机箱(1)内,第二过滤板(24)高度较高的一端和第二导杂板(25)高度较低的一端与机箱(1)同一侧内壁连接,第二导杂板(25)位于第二过滤板(24)下方,第二导杂板(25)高度较高的一端连接第二过滤板(24)高度较低的一端,第二过滤板(24)上设有多个第二入杂口(241),机箱(1)上设有第二出杂口(13),第二出杂口(13)位于第二过滤板(24)高度较高的一端和第二导杂板(25)高度较低的一端之间,第二储杂箱(26)与第二出杂口(13)连通;第二过滤板(24)位于第一过滤板(21)下方,且第一过滤板(21)和第二过滤板(24)连接机箱(1)相对的两侧;
当第一除杂机构为多个时,第一除杂机构在机箱(1)内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
第二除杂机构包括导球箱(31)、螺旋杆(32)和第一驱动装置(33),导球箱(31)水平安装在第一除杂机构下方,导球箱(31)上部设有进球口(311),进球口(311)与第二过滤板(24)高度较低的一端位置相对应,螺旋杆(32)可转动安装在导球箱(31)内,螺旋杆(32)水平设置,导球箱(31)上还设有出球口(312),出球口(312)与第二过滤板(24)高度较高的一端位置相对应;
杂质分离机构安装在第二除杂机构下方,并与出球口(312)位置相对应,杂质分离机构包括多个阻杂板(41),阻杂板(41)竖直设置并沿远离机箱(1)箱壁的方向均匀分布,阻杂板(41)沿其远离机箱(1)箱壁的方向高度逐渐降低,导球板(5)倾斜安装在第二过滤装置下方,导球板(5)沿远离杂质分离机构的方向高度逐渐降低,并位于高度最低的阻杂板(41)远离高度最高的阻杂板(41)一侧,导球板(5)设有多个条形通孔(51),全部条形通孔(51)沿着远离杂质分离机构的方向依次分布,且与杂质分离机构距离越远的条形通孔宽度越大;
钢球回收箱(6)安装在导球板(5)下方且与条形通孔(51)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球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过滤板(21)和第二过滤板(24)上部分别设有多个第一凸块和多个第二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球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除杂机构还包括多个打磨柱(34),打磨柱(34)安装在螺旋杆(32)上,打磨柱(34)穿过螺旋杆(32)的螺旋叶片,且打磨柱(34)轴向平行于螺旋杆(32)轴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球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导球箱(31)对应进球口(311)的位置安装有导料漏斗(3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球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机箱(1)内安装有多个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对应第一过滤板(21)位置和第二过滤板(24)位置安装在机箱(1)上,缓冲装置包括减速板(141)和复位件(142),减速板(141)可转动安装在机箱(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球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机箱(1)上安装有滚轴(15)和第二驱动装置(16),滚轴(15)位于导球板(5)上方,滚轴(15)外围安装有绒毛层(151),第二驱动装置(16)驱动连接滚轴(15),第二驱动装置(16)驱动滚轴(15)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繁昌县倍思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繁昌县倍思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73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风圈自动检测机
- 下一篇:圆锥轨迹振动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