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电解净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6879.7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0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邝东华;陈志德;谭国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海达水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463;C02F101/22;C02F101/30;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52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净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微电解处理污水的微电解净 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如 今来随着工业化水平的发展,我国水污染极其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的日 常生活。水中的污染物种类极其复杂,主要有有机类、重金属和各种微生物等, 这些污染物的处理难度极大,而且很大一部分为致畸、致癌物质,对环境和人 类有着长期的危害。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化法,这些方法中常用的 技术有沉淀法、絮凝法、生物膜法、氧化还原法等。这些方法虽然也都取得了 良好的效果,但由于污染物成分和性质差异很大,特别是对有机污染物如重金 属离子、高分子化合物、芳硝基化合物、染料、有机农药等,就不能很好的去 除。微电解是在不外加电源的情况下,利用高电位物质材料与低电位物质形成 电位差对废水进行处理的一种电化学方法。该污水处理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 处理效果好,但是在对废水进行处理过程中,微电解填料的表面会附着上各种 沉淀物(如FeS等),这些沉淀物的表面活性或表面粘性均比微电解填料大, 因此微电解填料出现钝化、板结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严重降低了污水的处理 效果,这也是限制微电解在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处理量 大、处理效率高,且能有效防止微电解填料钝化、板结的一种微电解净水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电解净水装置,包括本体,所述 本体上部设有进水系统和出水堰,所述本体上部还设有与进水系统连通的自动 配水器,所述本体下部设有气水分离器和微电解区,所述自动配水器通过进水 下降管与所述气水分离器连通,所述气水分离器与所述微电解区连通,所述气 水分离器上设有排气管,所述微电解区底部设有排泥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微电解区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微电解反应区、曝气装置和待 微电解室。
进一步地,所述微电解反应区包括栅网架和设于所述栅网架上的微电解填 料。改进地,所述微电解填料为铁碳微电解复合填料。
改进地,所述本体上还设有自动反冲装置,所述自动反冲装置包括自动反 冲罩、中心排污管和辅助虹吸系统,所述自动反冲罩设于所述栅网架上,所述 中心排污管固定于所述栅网架上,所述中心排污管的一端穿过所述曝气装置与 设于本体外侧的反冲水封渠连通,所述中心排污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自动反冲 罩内,所述辅助虹吸系统设于自动反冲罩的上部并将所述自动反冲罩与所述反 冲水封渠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气水分离器通过上升管和所述自动反冲罩与微电解区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虹吸系统上还设有真空破坏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破坏系统为真空破坏管。
改进地,所述中心排污管上与所述自动反冲罩对应部位设有伞形配水罩, 所述伞形配水罩设于所述曝气装置的下侧。优选地,所述伞形配水罩的直径大 于所述自动反冲罩的直径。
一种微电解净水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部设有进水系统和出水堰, 所述本体上部还设有与进水系统连通的自动配水器,所述本体下部设有气水分 离器和微电解区,所述自动配水器通过进水下降管与所述气水分离器连通,所 述气水分离器与所述微电解区连通,所述气水分离器上设有排气管,所述微电 解区底部设有排泥系统。本发明的微电解净水装置克服了现有污水处理能耗过 大的缺陷,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处理效率高、污水处理能 耗低、反冲水清洗零能耗、零自动化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 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微电解净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海达水净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海达水净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68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