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确定导频图样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6832.0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0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高雪娟;郑方政;潘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刘伟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确定 图样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确定导频图样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数据传输所占用的传输时间间隔TTI长度;根据所述数据传输所占用的TTI长度确定导频图样。在数据传输的TTI长度可变时,根据TTI长度动态确定导频图样,在满足传输性能的基础上,减少导频开销,尤其是当TTI包含较多符号时,可以在时域上减少导频密度,提高资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态确定导频图样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FDD(Frequency Division Dual频分双工)系统使用帧结构(frame structure type 1,简称FS1),其结构如图1所示。在FDD系统中,上行和下行传输使用不同的载波频率,上行和下行传输均使用相同的帧结构。在每个载波上,一个10ms长度的无线帧包含有10个1ms子帧,每个子帧内由分为两个0.5ms长的时隙。上行和下行数据发送的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时长为1ms。
现有LTE TDD系统使用帧结构(frame structure type 2,简称FS2),如图2所示。在TDD系统中,上行和下行传输使用相同的频率上的不同子帧或不同时隙。FS2中每个10ms无线帧由两个5ms半帧构成,每个半帧中包含5个1ms长度的子帧。FS2中的子帧分为三类:下行子帧、上行子帧和特殊子帧,每个特殊子帧由下行传输时隙(DwPTS,Downlink PilotTime Slot)、保护间隔(GP,Guard Period)和上行传输时隙(UpPTS,Uplink Pilot TimeSlot)三部分构成。其中DwPTS可以传输下行导频,下行业务数据和下行控制信令;GP不传输任何信号;UpPTS仅传输随机接入和探测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ymbol),不能传输上行业务或上行控制信息。每个半帧中包含至少1个下行子帧和至少1个上行子帧,以及至多1个特殊子帧。FS2中支持的7种上下行子帧配置方式如表1所示。
表1:上下行链路配置(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s)
根据3GPP TR36.912附录B.2章节的定义,LTE系统的用户平面(User Plane,简称U平面)时延由基站处理时间、帧对齐时间、TTI时间和终端处理时间四部分构成,其中帧对齐时间为业务到达至业务能够获得空口子帧传输机会之间的等待时间。
以LTE-FDD下行传输为例,由于FDD系统每个子帧均有下行传输机会,帧对齐时间平均为0.5ms。基站处理时间在下行方向时为1ms,上行方向时为1.5ms;终端处理时间在上行方向时为1ms,下行方向时为1.5ms。因此,在不考虑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重传情况下,LTE-FDD下行U平面时延=基站处理时间1ms+帧对齐时间0.5ms+TTI时间1ms+终端处理时间1.5ms,共4ms。相似的,LTE-FDD系统不考虑HARQ重传情况下的上行U平面延时也为4ms。如图3、图4a和图4b所示。
对于LTE-TDD系统,基站和终端处理时间以及TTI长度同FDD。帧对齐时间与业务到达的时间和系统所使用的上下行配置有关。以上下行配置#5为例,基站若在子帧#1中完成发送端处理,则最早到子帧#3才能进行发送,则发射到空口子帧的帧对齐时间平均为1.5ms,其余子帧的帧对齐时间平均为0.5ms,故下行数据的平均对齐处理时间为(1.5+8×0.5)/9=0.6ms。在不考虑HARQ重传情况下,表2和表3分别给出了各TDD上下行配置对应的DL和UL U平面时延的平均值。
表2:LTE-TDD系统U平面时延分析(U-plane latency analysis with 0%HARQBLER for LTE-TDD(average in downlin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68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尼器用位移限定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软钢阻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