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用驱动装置中导热绝缘层的形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6800.0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0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投资(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33 | 分类号: | H02K11/33;H02M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驱动 装置 导热 绝缘 形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驱动装置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驱动装置中导热绝缘层的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石油资源短缺、环境变暖和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已经突现。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必将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汽车电力驱动装置作为纯电动汽车唯一的动力源,其性能直接影响整车的动力性、稳定性以及舒适性。
现有的电机与逆变器分开设计,这样不利于设备集成,也需要对不同结构的电机和逆变器设计相应的冷却机构。因此,需要一款能够将电机与逆变器集成制造的总成系统,能够降低单个电机和逆变器加合的总体重量,统一设计冷却机构,简化设计工艺,降低制造成本。
现有的将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基板设置在铝合金逆变器上的工艺流程是:先是将涂层(例如,双面胶PSA“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粘贴到铝合金壳体上,再将PCB粘贴到涂层上。此涂层同时具有粘接PCB功能、绝缘功能以及导热功能。PCB上的发热元器件(例如,逆变器功率模块PM)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先后逐次经过PCB板、涂层、壳体这三个先后顺序将热散发到大气中。
进一步而言,如果将逆变器与电机集成在一起,逆变器提供的电流越大,电机的扭矩随之越大,性能越好,因此电机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逆变器所能承受的电流。但是,逆变器提供的电流越大,同时发热量也增加,因而容易烧掉逆变器。因此,需要提高逆变器的散热能力,从而间接提高了电机的性能。
有鉴于此,本领域需要为电动汽车的集成驱动装置设计一种对逆变器中热量进行有效散热的方法,并且具有较好的绝缘特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的一种电动汽车用驱动装置中导热绝缘层的形成方法,能够对电机和逆变器集成在一起的驱动装置进行有效散热和绝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用驱动装置中导热绝缘层的形成方法,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其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以及固定在定子组件上的电机相位引出端子5;逆变器2,其包括逆变器壳体8、PCB基板9、设置在PCB基板9上的功率模块PM以及连接在功率模块PM上的逆变器相位引出端子6,其中所述逆变器壳体8构造成适合用作该电机1的所述后端盖;其中,当电机1和逆变器2配合在一起后,电机相位引出端子与逆变器相位引出端子能够相互接触;在逆变器壳体8与PCB基板9之间通过微弧氧化工艺生成导热绝缘层10。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绝缘层10是陶瓷导热绝缘层10。
进一步地,所述逆变器壳体8是铝合金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绝缘层10是氧化铝陶瓷导热绝缘层10。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导热绝缘层的导热率为大于等于20w/m.k。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导热绝缘层的电动汽车用驱动装置,能够在铝合金铸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陶瓷绝缘层,一举解决绝缘和粘接可靠性问题。通过微弧氧化在铝合金表面所生成的陶瓷绝缘层不但导热性能要比涂层高出很多,而且耐磨性好,硬度高。氧化层与铝合金本体连接可靠性远远高于原先粘接的涂层。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用驱动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系统中电机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逆变器装配在电机上的主视图;
图4A-图4C分别是图3中圈A-圈C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导热绝缘层的位置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生成导热绝缘层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投资(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投资(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68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