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BS类聚烯烃成核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6421.1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2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魏东初;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亚培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3/04 | 分类号: | C07D493/04;C08K5/1575;C08L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攀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4 | 代理人: | 彭蓉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bs 类聚 烯烃 成核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DBS类聚烯烃成核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聚烯烃树脂的产量迅速增长,其加工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人们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塑料制品的要求也日益严格。成核剂作为聚烯烃的一 种优良的改性助剂,加入少许就能大幅降低塑料制品的雾度、提高透明度和热变形温 度,制品强度明细提高,很大程度上改善其应用性能,最终提高其商品附加值。它的 开发和应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聚烯烃成核剂从化学结构可分为无机类、有机类和高分子类三种,其中有机类成 核剂具有最好的成核改性效果和使用性能,是成核剂研究中最活跃和使用最广泛的一 类。有机类成核剂是指具有较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化合物,它主要包括二苄叉山梨 醇及其衍生物类、羧酸及其金属盐类、有机磷酸金属盐类、酰胺类等成核剂。
二苄叉山梨醇及其同系衍生物成核剂的开发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 域。自1972年首篇具有工业化意义的日本专利问世以来,该类成核剂的合成技术有了 较大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日本人Hamad发现,在PP中添加二苄叉山梨醇(DBS)可提高 PP的透明性和光泽度,提高PP的热变形温度、刚性,使得PP的结晶速度加快,成型 加工周期缩短。从此,这一PP改性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采用,并于20世纪80 年代开始实现商业化生产。
美国Milliken化学公司相继开发成功了Millad3905、Millad3940、Millad3988同系 衍生物成核剂投放市场,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相 继开发了DBS及其同系衍生物5个牌号的产品投放市场,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但目前市面上聚烯烃成核剂具有气味较大,改进透明性和成核效率不高等缺点, 我公司开发了一系列新型DBS类聚烯烃成核剂,可广泛用于聚丙烯的透明改性,有效 改善PP产品的透明性,适应于各种加工工艺.且没有特殊气味,可用于农用薄膜、食 品容器、贮存容器、饮料瓶、包装膜、CD盒、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合成了一系列新型DBS类聚烯烃成核剂。
新型DBS类凝胶因子,其通式如式(I)所示:
其中,
R1为氢或C1-C4的直链或支链的饱和脂肪烃基;
m和n为0-5的整数,包括0、1、2、3、4、5。
本发明的DBS类聚烯烃成核剂,在电子结构上有异于现有的聚烯烃成核剂,有效 改善PP产品的透明性及光学性能,制备具有商业价值的新型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DBS类聚烯烃成核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醇作为 溶剂,使用酸性催化剂和相转移催化剂,将山梨醇和醛反应得到DBS类聚烯烃成核剂。
本发明DBS类聚烯烃成核剂的制备方法优选如下述制备方法。
如式(I)所示DBS类聚烯烃成核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甲醇作溶剂,原酸三甲酯为酸性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 山梨醇与醛反应得到DBS类聚烯烃成核剂;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凝胶因子对聚烯烃的结晶行为有显著影响,许多物质都可作为PP的成核剂,然而 不同的成核剂有不同的成核效果。通过添加成核剂促进PP结晶加快晶粒结构微细化, 提高PP物理性能是近期发展的PP高性能化,高透明化的简单且有效的方法,成核剂 通过改变PP结晶形态来影响其物理力学性能通常成核PP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与模 量,高的热变形温度,硬度和透明性。
上述的DBS类聚烯烃成核剂可作为成核剂应用于聚烯烃产品制造中,其加入量为 聚烯烃质量的0.1~2.0%,优选为0.1%、0.2%、0.5%、0.6%、0.8%、1.2%、1.4%%、 1.5%、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亚培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亚培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64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