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4751.7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1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钦;罗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丰瑞德温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F2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23617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多根环状的用于容纳换热流体的换热管和隔热板,多根环状的所述换热管相互平行排列使得环内形成一个腔体;所述隔热板以两相对的侧边与所述换热管接触的方式倾斜地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以支撑固定所述换热管,同时使得所述腔体被所述隔热板分割为两个空间,也使得各所述换热管被分隔为蒸发管和冷却管两段,通过所述蒸发管与发热体接触而使蒸发管中的流体汽化推动所述冷却管中的流体往蒸发管中流动,使得换热管内部形成循环散热,该换热器可以降低现有热交换器阻力,同时又提高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流体循环传导换热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有些通信户外机柜、通讯机柜、大功率电源柜、服务器机柜、工业电气柜及控制系统设备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有效地将机柜外的冷空气引进来,将机柜内的热量迅速向外迁移,实现温度调节,进而满足控制柜在密闭状态下散热要求,换热器便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换热器按传热原理分为直接接触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复式换热器以及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又分又分为空气热交换器、气液热交换器两种。由于传统的汽液热交换器的换热板在流体高速冲击下产生的阻力偏大,同时容易形成旋涡,旋涡会导致流体回流速度降低,换热面积不能充分使用,降低总体换热性能,因此,急需一种可以降低现有热交换器阻力且能提高其换热能力的换热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换热管上设置有增强换热效果的隔热板,该隔热板可以降低因流体高速冲击而产生的阻力,又能很好起到支撑换热管的作用,同时又提高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多根环状的用于容纳换热流体的换热管和隔热板,多根环状的所述换热管相互平行排列使得环内形成一个腔体;所述隔热板以两相对的侧边与所述换热管接触的方式倾斜地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以支撑固定所述换热管,同时使得所述腔体被所述隔热板分割为两个空间,也使得各所述换热管被分隔为蒸发管和冷却管两段,通过所述蒸发管与发热体接触而使蒸发管中的流体汽化推动所述冷却管中的流体往蒸发管中流动,使得换热管内部形成循环散热。
优选地,所述隔热板与所述换热管接触处设有凹槽结构,各所述换热管卡入所述凹槽结构中得以固定,并且所述隔热板与所述换热管的接触处密封。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还包括挡风箱,还包括挡风箱,所述挡风箱用于容纳所述换热管和所述隔热板,所述挡风箱包括围成方形框架的四块挡风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冷却管外侧的通风面板,所述通风面板,用于挡风箱内、外空气对流;所述挡风箱在所述蒸发管一侧为开口式,用于发热体散热。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还包括连接柱,所述隔热板的四条边连接所述连接柱,所述换热管和所述隔热板通过所述连接柱安装至所述挡风箱内。
优选地,所述换热流体的材料为水、乙醇、甲醇、丙酮及氨水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的材料为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铜镍合金、铝合金或钛。
优选地,所述挡风箱的材料为铝或电镀锌板。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在多根换热管内环中设有隔热板,隔热板以两相对的侧边与换热管接触的方式倾斜地设置在多根换热管所形成的腔体内,用以支撑固定换热管,这种结构解决了换热管中流体流动产生的旋涡问题,降低流体产生的阻力,又加大换热管与发热体的接触面,提高的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并可解决5000至10000瓦大功率的通信机柜换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换热器中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丰瑞德温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丰瑞德温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47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