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给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3220.6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7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楚耀强;叶芊;林林;刘鹏;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翰尔西医疗器械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林乐飞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给药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外壳(1),安装套(2),调节筒(3),调节杆(4),芯轴(5)。转动调节杆的尾部,由于调节杆与芯轴螺纹连接,而芯轴又与分隔片仅能实现滑移,因此调节杆在转动过程中由于芯轴无法转动,从而使调节杆轴向移动,而调节杆一端与分隔片抵接,因此仅能向调节筒一侧移动,调节筒与安装套螺纹连接,在调节杆的旋转滑移下,通过限位环的带动,使调节筒也随之旋转滑移,当调节筒滑移到一定位置时,推送调节杆的尾部,使调节杆内螺纹连接的芯轴向近端滑去,从而抵压着调节筒内的塞子移动一定的距离,用于从药筒递送一剂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输送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发生由未受过正式医疗训练的人进行定期注射的情况下笔式药物输送装置得到应用。这在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当中越来越常见,其中自我治疗能够使这样的患者能够进行他们的疾病的有效管理。
在某些类型的药物输送装置(例如笔式装置)中,使用药剂筒。这些药剂筒容纳在药物输送装置中。这样的药剂筒大致呈无底的瓶状,药剂筒的底部一端设有活塞形的塞子,药剂筒的端部包括可穿刺的密封件。为了从这样的药剂筒分配药剂的剂量,药物输送装置具有剂量设定机构,剂量设定机构使用芯轴在抵压在塞子上,通过剂量设定机构的调设后,沿其轴向推送芯轴使塞子移动一定的距离,用于从药筒递送一剂药物。期望的是,药物的分配剂量尽可能与使用者之前设定的剂量相一致。
目前,申请号为201080032171.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填装药物输送装置的剂量设定机构,和申请号为201080040852.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给药装置,以及申请号为201080023137.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给药装置,以上三种药物输送装置虽然现对于现有技术均有所改进,但其改进后的结构较为复杂,配件数量较多,因此使用成本居高不下,不利于让广泛的人民群众所接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药装置,该给药装置在结构优化下不仅能够保持剂量精度,同时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给药装置,包括有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近端和远端,所述近端与药剂筒连接,所述外壳内靠近近端一体设置有分隔片;
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固定连接在外壳内,所述安装套一端与分隔片抵接;
调节筒,所述调节筒螺纹连接在安装套内靠近分隔片一端,所述调节筒旋至底后与分隔片之间留有配合间隙;
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穿设在调节筒内,所述调节杆一端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厚度与配合间隙的宽度相适配,所述限位环一端与分隔片抵接,另一端与调节筒的端部抵接;
芯轴,所述芯轴螺纹连接在调节杆内,所述芯轴与分隔片轴向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以上配件组合后实现剂量设定机构的作用效果:转动调节杆的尾部,由于调节杆与芯轴螺纹连接,而芯轴又与分隔片仅能实现滑移,因此调节杆在转动过程中由于芯轴无法转动,从而使调节杆轴向移动,而调节杆一端与分隔片抵接,因此仅能向调节筒一侧移动,调节筒与安装套螺纹连接,在调节杆的旋转滑移下,通过限位环的带动,使调节筒也随之旋转滑移,当调节筒滑移到一定位置时,推送调节杆的尾部,使调节杆内螺纹连接的芯轴向近端滑去,从而抵压着调节筒内的塞子移动一定的距离,用于从药筒递送一剂药物。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内设有卡扣,所述安装套上设有与卡扣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外壳内设有滑槽,所述安装套上设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套插接入外壳内时,首先将滑棱对准滑槽的入口,当滑移到位时卡扣扣合在卡槽内,同时安装套的端部与分隔片抵接,该结构不仅将安装套固定到位,同时滑棱与滑槽的配合有效避免安装套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转动现象,从而影响剂量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翰尔西医疗器械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翰尔西医疗器械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32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