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冷却风扇逆转的装置、空调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2955.7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6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陈翀;庞伟;岳元龙;关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48 | 分类号: | F24F1/48;F24F11/79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冷却 风扇 逆转 装置 空调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冷却风扇逆转的装置、空调及方法。其中,所述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用于设置在冷却风扇的外侧;格栅,所述格栅设置在所述框架的进风口处,且与所述框架活动连接,用于通过控制所述格栅的活动以改变所述框架的进风风向。通过在室外机的出风口处设置可转动角度的格栅,并控制格栅的角度,减少吹入室外机内侧的逆风,防止在冷却风扇电机驱动的初始阶段高速逆转导致电机启动失败,实现变频空调器在外界不同风力环境下都可启动的目的。同时,也可通过闭合格栅减少异物、粉尘进入空调室外机内部,提高系统清洁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冷却风扇逆转的装置、空调及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包括制冷和制热功能,可以分为一体型和分体型。一般来说,分体型空调的室内机设在室内,用于室内的降温。其室外机设在室外,通过冷媒管与室内机相连。室外机与外部空气接触,并以外部空气为冷却媒介,让冷凝器中的冷媒气体冷凝后,通过冷媒管把冷媒供应给室内机的蒸发器。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冷却风扇。压缩机把冷媒压缩后供应给冷凝器。空气冷凝器让冷媒冷凝。为了让冷凝器不断冷凝冷媒,冷却风扇把外部空气吹向空气冷凝器。
在接收到用户的空调启动指令后,控制空调启动,并控制冷却风扇启动。但如果有逆风吹向冷却风扇,冷却风扇将向驱动电机的驱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不能使冷却风扇迅速向驱动电机的驱动方向旋转,进而使得冷却风扇启动失败,进而影响到空调的正常使用。目前,防止空调室外机冷却风扇逆转主要是采用在电机本体内设置阻止室外冷却风扇逆转的装置来实现。例如,在驱动电机的旋转轴上设置有单向离合器,其只让旋转轴向驱动电机的驱动方向旋转,防止旋转轴的逆转。但上述装置结构相对复杂,生产加工难度大,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制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止冷却风扇逆转的装置、空调及方法,以解决在逆风吹向冷却风扇时,冷却风扇逆向旋转,进而导致冷却风扇启动失败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冷却风扇逆转的装置,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用于设置在冷却风扇的外侧;
格栅,所述格栅设置在所述框架的进风口处,且与所述框架活动连接,用于通过控制所述格栅的活动以改变所述框架的进风风向。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格栅的活动以改变所述框架的进风风向。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用于通过控制驱动装置改变所述框架的进风风向。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移动连接杆,所述移动连接杆垂直于所述格栅,且与所述格栅铰接,用于在驱动装置带动下沿垂直于所述格栅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格栅同时相对于所述框架转动相同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步进电机;
所述装置还包括: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分别与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移动连接杆与所述传动装置铰接,用于将所述步进电机的运动传递给所述移动连接杆。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
U型传动臂,固定所述移动连接杆一端的铰接轴嵌入所述U型传动臂的U形开口内,所述U型传动臂通过铰接轴带动所述移动连接杆沿垂直于所述格栅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步进电机相连接,用于控制步进电机的位移,以根据所述框架外的风向控制所述格栅的活动,改变所述框架的进风风向。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杆,所述固定连接杆沿与所述格栅垂直方向固定连接在所述框架上,并与所述格栅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29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镇空气净化布局系统
- 下一篇:室内环境控制机组及建筑环境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