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芒柄花素的结构修饰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072852.0 申请日: 2016-02-03
公开(公告)号: CN105693704A 公开(公告)日: 2016-06-22
发明(设计)人: 张永娇;陈月虎;袁继文;钱勇;朱海亮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7D405/12 分类号: C07D405/12;A61K31/4178;A61P1/04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张铂
地址: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刺芒柄花素 结构 修饰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药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刺芒柄花素的结构修饰物,更具体的为 一种刺芒柄花素与甲硝唑的结构复合物。

背景技术

幽门螺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1983年首 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 惟一微生物种类。研究指出,幽门螺杆菌生存于人体胃幽门部位,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 一。世界有多半人口受到过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而在有些国家几乎90%的人都感染过这种细 菌。人们通常是在幼年时就受到感染,5岁以下达到50%。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 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据统计,初次感染幽门螺杆菌年龄较早的人 群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发生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死亡率的高低呈现平行关系。幽门 螺杆菌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 起的。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普遍症状为: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 他不良症状,如暖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有些患者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 消化道少量出血等。据此,专家们认为,及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及时而有效地用抗菌 素杀灭幽门螺杆菌,对预防和控制胃癌有重大意义。

刺芒柄花素,化学名为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来源于多种天然植物,如黄芪、 豆科植物红车轴草、刺芒柄花等。研究表明刺芒柄花素具有抗癌作用,可防治乳腺癌、前列 腺癌以及结肠癌。此外,刺芒柄花素还具有抗真菌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刺芒柄花素与甲硝唑的结构复合物,研究结果 表明该复合物具有很好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为幽门杆菌的治疗用药提供了新的选 择。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刺芒柄花素与甲硝唑的结构复合物,具有如下结构:

本发明所述刺芒柄花素与甲硝唑的结构复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刺芒柄花素与等物质的量的氯代甲硝唑在弱碱性条件下,50-90℃反应10-18h, 经过萃取、重结晶可得到目标产物。

上述方法,弱碱性条件可以使用弱碱性的有机碱或无机碱,如K2CO3、Na2CO3等。优选 温度70-80℃,反应时间12h。

本发明优点

(1)甲硝唑和刺芒柄花素是现有技术下常见的化合物,安全无毒,原料易得;

(2)本发明的刺芒柄花素与甲硝唑的结构复合物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为为幽门杆菌的治疗用药提供了新的选择;

(3)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刺芒柄花素(80.5g,0.3mol),氯代甲硝唑(61.65g,0.3mol),K2CO3(27.6g,0.2mol) 溶解在100ml的DMF中,80℃下搅拌12小时。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将 反应混合物加入到200ml的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减压蒸馏,得到粗品。将粗品使用硅胶柱 中进行柱层析,使用氯仿:甲醇=85:15进行洗脱,在丙酮中重结晶得到目标化合物。收率 73%。

实施例2

采用琼脂稀释法来测定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1)先将待测化合物用二甲基亚砜配成10mg/ml的母液,再用无菌水倍比稀释成 2000,1000,600,400,200,100,50μg/ml。将1ml配制好的待测样品溶液与保温50℃的8ml哥 伦比亚培养基另加1ml保温的马血清充分混匀,浇制冷却即成。使待测样品溶液最终浓度为 200,100,60,60,20,10,和5μg/ml,且DMSO浓度低于1%。

(2)转接实验菌(涂菌)。用移液枪取稀释好的108CFU/mlHp菌悬液0.1ml均匀地涂 抹在适宜的培养基表面。

(3)确定MIC。在微需氧条件下于37℃培养72小时,观察Hp的生长状况,与空白组对 照,以完全没有菌生产的样品的最低浓度为MIC值。阳性对照为氨苄青霉素。实验结果测得 本发明所述的刺芒柄花素与甲硝唑的结构复合物的MIC值为12μg/m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未经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28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