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钻防转锚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2136.2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5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邹刚;周歆;杨小城;汪建;李应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3/01 | 分类号: | E21B23/01;E21B33/134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42208 | 代理人: | 苏胤杰 |
地址: | 43402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钻防转 锚定 结构 | ||
1.一种易钻防转锚定结构,包括卡瓦、卡环、锥体背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瓦有8片,且沿套管内周向均匀分布,所述锥体背圈的周向上均匀设有与前述8片卡瓦相适应的8个燕尾槽,前述8片卡瓦由沿套管内周向平行设置的2个卡环束紧装配,所述卡瓦包括前、后、左、右、上、下这六个端面,上端面为设有5个锯齿的锯齿面,5个锯齿的齿尖方向均朝向前端面,第一齿、第三齿、第五齿为底齿,第二齿、第四齿为高齿,高低齿相间距离为0.25mm,齿尖左右两边曲面分别与水平面呈70°和20°,齿面宽度从前端面向后端面的方向逐渐增大,偏移角度在8°~10°之间,锯齿面上有两处卡环槽,分别位于第一齿与第二齿之间和第三齿与第四齿之间;下端面与上端面呈15°~25°夹角,下端面与前端面的交接处设有半径为30~35mm的圆弧面;左端面与右端面对称,均包括与上端面连接的第一斜面和与下端面连接的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垂直方向呈5°夹角,第二斜面与下端面呈60°~70°夹角;第二斜面设有靠近前端面的直通孔,该直通孔分别与前端面和圆弧面的距离为6~6.5mm和7.5~8mm;前端面与后端面呈5°夹角;两条相互呈6°~10°夹角的锯缝由下端面经过圆弧面延伸至前端面,锯缝的宽度为0.6~1.2mm,深度为10~1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钻防转锚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瓦采用灰铸铁制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钻防转锚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背圈为中空的圆柱体状;所述锥体背圈的锥体部分的锥体外圆和锥体内圆均设有与开口端面呈60°的倒角,锥体外圆上均匀布置与卡瓦相适应的燕尾槽,每个燕尾槽的底面与锥体背圈的中心轴线呈15°~25°夹角,锥体外圆还均匀设置4处径向贯穿至内圆的销钉螺纹孔,该销钉螺纹孔与开口端面的定位尺寸为25~26mm;所述锥体背圈的背圈部分的内腔为一个锥面结构,该锥面与锥体内圆之间是宽为3~3.5mm的台阶面,台阶面与锥体部分的开口端面相距36~36.5mm,锥面与台阶面的夹角为120°,背圈部分均布有由背圈外圆经锥面、台阶面延伸到锥体内圆的8~12处切缝,切缝垂直于锥体的开口端面,切缝深度为19.5~20mm,宽度为0.5~0.8mm;所述锥体背圈的锥体部分与背圈部分之间设有底面宽度为2~2.5mm、深度为8~10mm的环状槽,环状槽的锥体端侧面与锥体背圈的中心轴线垂直且距锥体部分的开口端面为33~34mm,环状槽的背圈端侧面与锥体端侧面呈10°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易钻防转锚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背圈采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或者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钻防转锚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为环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易钻防转锚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采用碳纤维混合玻璃纤维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213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适应型的取心内管
- 下一篇:一种压裂管柱安全脱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