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线载波集抄系统及该系统自动确认节点台区归属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1470.6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9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吴丽文;陈跃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中天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9/00 | 分类号: | G08C19/00;G08C2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线 载波 系统 自动 确认 节点 归属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线载波集抄系统及该系统自动确认节点台区归属的方法,该系统包括包括在变压器低压端的具载波通讯功能的集中器、智能电表和电流脉冲检测装置;所述的智能电表包括电流脉冲生成模块。该系统由待确认节点根据主节点的指令生成电流脉冲,并由电流脉冲检测装置检测到电流脉冲后向主节点报告,以此主节点得以确认待确认节点是否为该主节点的从节点。使用以上系统,使得能够在现有的国网集抄标准框架下,不改变电力线载波通信单元的接口标准、通信协议、处理流程等内容,实现节点台区自动归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线载波集抄系统及该系统自动确认节点台区归属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智能电网通信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电力线载波通信(PLC)技术利用现有广泛分布的配电网络作为传输媒介,具有覆盖范围广、无需重新布线、投资少、建设速度快等优势,因此,电力线载波通信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国家智能电网的逐步建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能及各种能源计量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虽然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能信息远程采集领域有着上述的优势,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存在着电力线载波跨台区通信,从而导致相邻台区所属的节点在台区归属上存在的问题,即非本台区下的电力线载波集抄系统的节点登录到相邻台区的系统下,目前的电力线载波集抄系统普遍存在该问题,该问题给电力的管理和运维带来极大困扰。这个问题是由于电网的特性及电力线载波集抄系统中高频载波信号可以通过输配电变压器互相耦合的特性的所导致的。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电力线载波集抄系统主要应用在低压变压器的低压220V一侧下进行集中抄表,该系统是由集中器(主节点)和智能电表(从节点)构成的,集中器在该系统中承担数据管理、路由组网,数据抄收等功能,其中路由组网流程主要由集中器(主节点)发起组网指令,再由智能电表(从节点)应答并登录到主节点,来完成组网。
实际测试发现,高于15KHZ以上的高频载波信号能够通过变压器耦合传输,将载波信号从一个变压器的低压220V一侧耦合到另一变压器低压220V一侧的电力线载波集抄系统。从而造成这两个变压器下独立运行的两个集抄系统能够进行数据交互,从而会出现某个变压器底下的主节点发起组网指令时,可能另一变压器底下的从节点会因为接收到组网指令而发出应答并登录到该主节点,从而导致了节点台区实际归属出现异常。
传统电力线载波集抄系统如果出现节点归属异常时,需要人工现场进行勘察测试,方能确认实际节点的实际归属,大大浪费人力物力,且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使得能够在现有的国网集抄标准框架下,不改变电力线载波通信单元的接口标准、通信协议、处理流程等内容,实现节点台区自动归属。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线载波集抄系统,包括在变压器低压端的具载波通讯功能的集中器、电流脉冲检测装置和智能电表;所述的智能电表包括电流脉冲生成模块;智能电表能够根据集中器指令通过所述的电流脉冲生成模块生成电流脉冲;电流脉冲检测装置能够检测电流脉冲并通过载波通讯反馈给集中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流脉冲检测装置可根据集中器的指令生成并检测电流脉冲参数,并发送给集中器;所述的智能电表可根据集中器传送的电流脉冲参数生成电流脉冲。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流脉冲参数包括电流脉冲生成的电压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压范围在电力线过零电附近。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流脉冲参数还包括电流脉冲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中天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中天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14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