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风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1042.3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6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仕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仕清 |
主分类号: | F01D5/14 | 分类号: | F01D5/14;F04D29/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21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风扇,该技术用于航空航天,或各种水力发电机涡轮,或各种火力发电机涡轮,或各种蒸汽发电机涡轮,或各种流体冲入叶片使之运动,并将动力作用于叶片所组成的涡轮或叶轮盘上,各种火箭发动机或机体,或各种飞机机翼或机体,或各种涡轮发动机,或喷气发动机,或涡轮喷气发动机,或各种风扇,或各种螺旋桨,或各种主动旋转吸入或排出流体的叶片所组成的涡轮或叶轮盘上。
背景技术:
目前,航空航天或各种涡轮发动机,或喷气发动机,或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涡轮,或叶轮盘的叶片的压风面均采用单一平面或曲面,该种结构阻力大,抗破坏强度差,流体阻力能顺利的沿叶片向叶端传导阻力并形成放大作用,尤其在高速运动时所消耗或浪费的动力非常大,按照目前的动力学原理,已经无法适应超高速运动的需要,当高速运动的物体为单一结构时,其所受到的阻力波形成为一个结构最完美,强度最大的阻力体,因此所受到的阻力也最大,只有将阻力的传导结构打破才能有效的提高涡轮发动机,或喷气发动机,或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燃料利用率或提高推重比。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以提供一种新型的一种发动机叶片为目的,该种一种发动机叶片效率高,阻力小,燃料利用率高,推重比大,节能效果显著,对机械设备的破坏力大幅下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风扇,航空发动机前部旋转吸入流体的风扇或涡轮或叶轮盘或螺旋桨是由若干个叶片组成的,在每个叶片上有切风边,沿切风边延伸并朝向旋转方向的面形成压风面,切风边顶部朝向旋转方向后面侧延伸的面为后风面,压风面的背部,后风面的下部的面为背风面,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涡轮或风扇的叶片压风面上阶梯状凸起的设置内侧的内径压风面,外侧形成凹陷的至少一级外径压风面。
一种发动机风扇,航空发动机前部旋转吸入流体的风扇或涡轮或叶轮盘或螺旋桨是由若干个叶片组成,在每个叶片上有切风边,沿切风边朝向旋转方向并向后延伸的面形成压风面,切风边顶部朝向旋转方向后面侧延伸的面为后风面,压风面的背部,后风面的下部的面为背风面,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涡轮或风扇的叶片切风边上从叶边到风扇或涡轮或叶轮盘轴向中心的叶片上阶梯状凸起的设置至少一级阶梯状的切风边。
一种发动机风扇,航空发动机前部旋转吸入流体的风扇或涡轮或叶轮盘或螺旋桨是由若干个叶片组成,在每个叶片上有切风边,沿切风边朝向旋转方向并向后延伸的面形成压风面,切风边顶部朝向旋转方向后面侧延伸的面为后风面,压风面的背部,后风面的下部的面为背风面,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风扇或涡轮或叶轮盘的叶片切风边上设置至少一个凹口,向后风面或压风面延伸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
一种发动机风扇,航空发动机前部旋转吸入流体的风扇或涡轮或叶轮盘或螺旋桨是由若干个叶片组成,在每个叶片上有切风边,沿切风边朝向旋转方向并向后延伸的面形成压风面,切风边顶部朝向旋转方向后面侧延伸的面为后风面,压风面的背部,后风面的下部的面为背风面,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风扇或涡轮或叶轮盘的叶片压风面的范围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
优选地,所述叶片的外端设置有向前凸起的叶端脊状翼。
优选地,所述涡轮或叶轮盘或螺旋桨的叶片由阶梯型切风边,或阶梯型压风面或阶梯型后风面构成。
优选地,所述涡轮或叶轮盘或螺旋桨叶片的切风边上设置有凹口,凹口向后风面延伸或放大状延伸形成凹槽。
优选地,所述涡轮或叶轮盘叶片压风面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向压风面的后部方向上延伸或放大状延伸形成凹槽分布在压风面上,以降低气流对叶片的阻力。
优选地,所述涡轮或叶轮盘的叶片由阶梯型切风边、阶梯型压风面和阶梯型后风面构成,切风边上设置有凹口,凹口分别向后风面或压风面延伸或放大状延伸形成凹槽。
优选地,所述的发动机叶片,在发动机进气涡轮或叶轮盘的叶片上设置的稳定断阻凹口和稳定断阻凹槽将轴向中心传出的经旋转形成的离心力沿叶片切风边向外侧传导的过程进行了阻断,该离心力被稳定断阻凹口和稳定断阻凹槽阻断后沿凹槽向轴向的后端传导,由此大幅度减小了叶片外端的受力,因此在吸入相通流量的流体的情况下涡轮或叶轮盘受到的阻力大幅度减小。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仕清,未经李仕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10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