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楂定位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8954.5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7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虎;康盼盼;乔丽洁;陈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N4/14 | 分类号: | A23N4/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楂 定位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山楂去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楂定位系统,本发明还涉及采用该系统进行山楂定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山楂加工产品中,以山楂去核最耗费人力和时间。机械式山楂去核的一般过程是,山楂的喂入、定位、夹持、切削与去核、成品与下脚料的分别收集。
由于山楂的外形并非规则的球形、长圆形或扁圆形,在机械加工时,采用山楂的外形进行定位、夹持,不能保证山楂核的中心线同刀具的中心线重合,其定位、夹持会出现偏差,增加了山楂的破碎率和去核的不净率,使山楂去核机的推广受到限制。
目前国内主要的去核方法是机械去核,其中有人工放料,人工定位,人工操作去核的简易山楂去核机;有人工放料,人工定位的半自动山楂去核机;还有人提出采用陀螺原理,即通过旋转山楂的方法达到定位的目的,正如上述山楂外形特点,同时与陀螺外形有较大差别,导致其定位效果外形差,其结构也很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楂定位系统,解决了现有山楂去核方法或装置由于受山楂形状限制,人工定位较准但自动化程度低,自动定位准确性差,导致破碎率高和去核不干净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山楂定位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山楂定位系统,包括多个相互铰接的板链板,每个板链板上均匀设有两排定位孔,定位孔的壁面为弧形且孔径由下往上逐渐变大,定位孔下部是带有螺旋的内孔;在水平运行的板链板的上方设有布水器,在水平运行的板链板下方设有堵块支撑体,堵块支撑体内装有一个整体的橡胶堵块,堵块上设有两个堵梁,堵块支撑体下面设有出水槽。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布水器上连接有进水管。
堵梁的位置与定位孔的位置相当。
出水槽沿板链板运行方向的长度大于堵块支撑体沿板链板运行方向的长度。
堵块支撑体为无盖长方体盒。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山楂定位方法,当装有山楂的板链板运行到达布水器下方时,板链板停止运行,堵梁正好堵住定位孔,通过布水器向定位孔中注水,由于山楂密度小于水,山楂浮于水中,由于山楂外形结构的特点,各个定位孔中的山楂浮起后果柄方位全部一致向下;当注水量达到需要量后停止注水,板链板继续运行,堵梁逐步离开定位孔,定位孔中注入的水从内孔中流入到出水槽中,山楂方位不变,实现了定位孔中的山楂方位完全一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山楂定位系统,通过布水器给定位孔注水,使山楂漂浮于水面,由于山楂的外形特点,各个定位孔中的山楂漂浮后果柄方位全部一致向下;然后通过带螺旋的内孔放出定位孔中注入的水后,定位孔中的山楂方位完全一致,实现了山楂自动定位;由于定位孔壁面是弧形的,同一定位孔能实现范围很大的不同尺寸的山楂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山楂去核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山楂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山楂去核系统中冲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板链输送机,2.链轮,3.接料槽,4.接核槽,5.板链板,6.冲头,7.出水槽,8.山楂,9.堵块支撑体,10.堵块,11.定位孔,12.布水器,13.PLC,14.喂料斗,15.曲柄盘,16.连杆,17.移动块,18.导套,19.主动转轴,20.输送机机架,21.进水管,22.布水器固定板,23.输送链,24.链轮轴,25.框架,26.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山楂去核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板链输送机1,沿着板链输送机1运行方向上依次设有喂料斗14、山楂定位系统、冲核装置和接料槽3。
板链输送机1包括输送机机架20和安装在链轮轴24上的链轮2,输送机机架20上固定有输送链23,输送链23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板链板5,当链轮2转动时,带动输送链23以及固定在输送链23上的板链板5移动。
每个板链板5上均匀设有两排定位孔11,定位孔11的壁面为弧形且孔径由下往上逐渐变大,定位孔11下部是带有螺旋的内孔。当定位孔11中的注入水通过定位孔11下部内孔放出时,出水的流动是稳定流动,避免了紊流的发生,注入水排出后,定位孔中山楂方位完全一致,实现了山楂自动上料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89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