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8591.5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2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邴进东;成荣锋;颜鲁华;李怡锦;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58/20 | 分类号: | D06F58/20;F04D29/44;F04D29/42;F04D25/08 |
代理公司: | 11223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则武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衣机 | ||
本发明提供干衣机,其内部设置有风机,风机包括蜗壳和风扇,蜗壳内腔为对称结构,风扇位于蜗壳内腔且风扇中心设置于蜗壳内腔的对称轴线上,在风扇朝向蜗壳出风口的一侧设置有导流装置且导流装置与风扇外周具有间隙,且导流装置为对称结构且其中心设置于蜗壳内腔的对称轴线上。通过导流装置,使风扇产生的气流主流沿导流装置一侧及其相对的蜗壳一侧壁流向加热装置,气流主流覆盖加热装置的绝大部分面积或全部,较少的气流在碰到蜗壳的另一侧壁后折返向风扇方向流动,在蜗壳另一侧壁与导流装置的导引下重新加入风扇的旋转中,不会在风扇与蜗壳出口间产生集聚的回流。提高了加热装置的利用效率,消除了加热装置局部过热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烘干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衣机,属于干衣机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干衣机工作基本原理是以加热相对干燥的空气,使干燥空气升温后达到干燥空气可携带水份的能力。高温干热的空气由风扇送达至干衣机滚筒中,接触到湿衣物后对湿衣物进行加热,湿衣物中的水份以水蒸汽的形式析出,此时高温干热的空气迅速吸收衣物表面的水蒸气变为中高温的饱和湿空气,再由风扇的作用把中高温饱和湿空气带离衣物,从而达到干衣的目的。与此同时,为确保干衣机滚筒中的衣物可以均匀干燥,干衣机滚筒绕滚筒中心轴线顺时针单向、逆时针单向转动或顺逆时针交替有规律转动以对衣物进行翻动,这样可以使衣物干燥均匀并可缩短衣物烘干时间,降低衣物缠绕,提升用户使用感。进风装置包括蜗壳和蜗壳内的风扇,在进风装置出风口安装有加热装置,但在操作实践中,气流的主流总是沿旋转方向的侧壁向加热装置流动和在对侧出现较为严重的回流现象(见图1),这样就降低了加热装置的利用效率,而且还会导致加热装置局部过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避免此隐患的出现,实践中对加热装置实施了温度保护控制,该控制在加热装置温度超过设置的安全温度时会切断加热丝电源,使之停止加热,但这样会降低烘干效率,延长烘干时间并且多次通断电会影响电器元件寿命。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干衣机,对风扇出风位置进行了改进,调整了气流主流的回流,提高了加热装置的利用效率,避免了加热装置局部过热造成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烘干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干衣机,其内部设置有风机,风机包括蜗壳和风扇,蜗壳内腔为对称结构,风扇位于蜗壳内腔且风扇中心设置于蜗壳内腔的对称轴线上,在风扇朝向蜗壳出风口的一侧设置有导流装置且导流装置与风扇外周具有间隙,且导流装置为对称结构且其中心设置于蜗壳内腔的对称轴线上。
进一步的,沿风扇的径向看,导流装置朝向风扇的一端长,朝向风扇的一端短,形成类三角形或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的,导流装置沿风扇的径向的长度小于风扇直径。
进一步的,导流装置为倒T形,包括底板及与底板连接且位于底板中部的竖部,底板的底面朝向风扇,竖部的自由端背离底板且朝向蜗壳出风口,竖部垂直于底板底面。
进一步的,倒T形导流装置的底面为弧面,弧面沿风扇外周延展。
进一步的,倒T形导流装置的竖部自其自由端向其与底板连接处通过斜面或者弧面过渡,竖部自其自由端向其与底板连接处由窄逐渐变宽;竖部的自由端为弧形。
进一步的,倒T形导流装置的底板的顶面为弧面;倒T形导流装置的底板的顶面与底面之间通过弧面过渡。
进一步的,倒T形导流装置竖部的自由端的弧形圆心与底板的顶面与底面之间的左右两个弧形的圆心连线形成的夹角α的角度30-90度。
进一步的,导流装置为三角形,三角形的底面朝向风扇,三角形顶角朝向蜗壳出风口,三角形导流装置的两腰与底面之间通过弧面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85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