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尿液计量与检测装置及健康服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7375.9 | 申请日: | 2016-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8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郑怀;杜杨杨;张玉炳;陈闯;余开庆;沈沁宇;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武汉飞恩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F22/02;A61B5/2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鲁力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尿液 计量 检测 装置 健康 服务 系统 | ||
1.一种智能尿液计量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特制 尿筒、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在尿筒外壁的数字显示屏、设置在尿筒内 侧底面传感器组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尿筒底部连接的集成控制器与 微处理器;集成控制器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数字显示屏以及传感器 组件连接;该智能尿液计量与检测装置可采用便携电池或可充电锂电 池、移动电源或有线/无线供电等多种方式;所述的特制尿筒采用疏 水或超疏水材料制成,外壁有为放置数字显示屏而单独开得槽,下侧 外壁布有螺纹,并且该螺纹大径与尿筒外壁直径相同;所述的第一连 接件为内部已为数字显示屏开槽的柔性外罩;该柔性外罩通过螺钉与 尿筒外壁连接;数字显示屏通过该连接件固定于尿筒外壁;所述的第 二连接件为螺纹大径与尿筒外壁直径相同的圆形螺母;内置集成控制 器与微处理器并且上侧外壁布有与该螺母匹配的螺纹的圆筒形部件 通过该连接件与尿筒连接;
集成控制器内置小型控制电路板及集成于其上的供电管理模块、 信号控制电路、开关、接线端子、LED指示灯、微型无线信号发射端 子、数据输出接口,其中,
供电管理模块:包括充电接口、装置电量检测;
信号控制电路:用于传感器信号调理、显示和微型无线信号发射 端子连接;
开关用于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
LED指示灯有不同色灯,用于指示本系统的工作状态;
微型无线信号发射端子用于将系统处理的数据发送到健康信息 中心网站或已授权护理人的手机;
数据输出接口用于连接数字显示屏,输出系统处理的尿液体积随 时间变化的图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尿液计量与检测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特制尿筒采用疏水或超疏水材料制成,所述材料可以 是但不限于陶瓷、釉面、二氧化硅、以及具有微纳米超疏水结构的材 料;外壁有为放置数字显示屏而单独开得槽;下侧外壁布有螺纹,并 且该螺纹大径与尿筒外壁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尿液计量与检测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数字显示屏为OLED曲面屏,数字显示屏通过导线 与底部集成电路板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尿液计量与检测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包括但不限于布置于尿筒底部的环形压阻式 厚膜压力传感器阵列与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尿液计量与检测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传感器可用基于纳秒-皮秒-飞秒激光复合技术的3D打印 方法制造,布置于尿筒内壁圆形底部的外围,一组环状压力传感器阵 列,用于检测尿液的实时体积,并将检测到的数据通过导线输送至底 部的处理器系统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尿液计量与检测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传感器组件还包括位于底部中央的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 和反馈尿液温度;所述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底部集成控制器与处理器相 连;所述导线均布置于尿筒的侧壁之间,防止其干扰底部传感器的检 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尿液计量与检测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集成控制器内置小型控制电路板及集成于其上的供电管 理模块、信号控制电路、开关、接线端子、LED指示灯、微型无线 信号发射端子、数据输出接口,其中,供电管理模块:包括充电接口、 装置电量检测;信号控制电路:用于传感器信号调理、显示和微型无 线信号发射端子连接;开关用于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LED指示灯 有不同色灯,用于指示本系统的工作状态;微型无线信号发射端子用 于将系统处理的数据发送到健康信息中心网站或已授权护理人的手 机;数据输出接口用于连接数字显示屏,输出系统处理的尿液体积随 时间变化的图像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尿液计量与检测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微处理器接收底部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尿筒底部圆形 固定点的压力值,通过分析计算出尿液的实时体积以及尿筒的放置角 度,并将计算数据通过控制系统通过有线/无线等方式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武汉飞恩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大学;武汉飞恩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73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