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WiFi接入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7154.1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2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曹丁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6 | 分类号: | H04W12/06;H04W4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伦律师事务所 11477 | 代理人: | 代治国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wifi 接入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WiFi接入方法和装置:通过第一设备读取连接过的同一局域网内的至少一个WiFi接入设备对应的接入信息获取所述至少一个WiFi接入设备对应的接入信息,接入信息包含至少两个标识和所述至少两个标识分别对应的WiFi接入密码;智能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WiFi接入设备对应的接入信息,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标识和所述至少两个标识分别对应的WiFi接入密码接入所述至少一个WiFi接入设备所提供的WiFi网络。由于智能设备能够获知至少两个标识和所述至少两个标识分别对应的WiFi接入密码,因此,在采用一个标识对应的WiFi接入密码接入失败时,可以尝试其他的标识对应的WiFi接入密码接入WiFi网络,从而,提高WiFi接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简称:WiFi)接入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智能电视、智能台灯、智能净水器、智能空气净化器、智能冰箱和智能空调等。
相关技术中,智能设备通过WiFi方式接入网络,以便用户进行智能化控制,智能设备存储一个WiFi密码,当检测到WiFi密码对应的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提供的网络时,通过存储的WiFi密码自动接入网络。
然而,当WiFi密码对应的接入设备出现问题或者WiFi密码发生变化,智能设备就会连接失败,只能用户通过复杂的重新配对过程,设置新的接入设备与其配对,连接到新的接入设备,或者,用户设置变化后的WiFi密码,采用变化后的WiFi密码重新进行连接,连接失败之后到再次连接之间所消耗的时长较长,因此,WiFi接入的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WiFi接入方法和装置,以提高WiFi接入的效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WiFi接入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至少一个无线保真WiFi接入设备对应的接入信息,所述接入信息为第一设备通过读取连接过的同一局域网内的至少一个WiFi接入设备对应的接入信息获取的,所述接入信息包含至少两个标识和所述至少两个标识分别对应的WiFi接入密码;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标识和所述至少两个标识分别对应的WiFi接入密码接入所述至少一个WiFi接入设备所提供的WiFi网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标识和所述至少两个标识分别对应的WiFi接入密码接入所述至少一个WiFi接入设备所提供的WiFi网络,包括:
若检测到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标识中的第一标识对应的WiFi接入密码接入WiFi网络失败时,从所述至少两个标识中确定第二标识;
通过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WiFi接入密码接入WiFi网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若检测到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标识中的第一标识对应的WiFi接入密码接入WiFi网络失败时,从所述至少两个标识中确定第二标识,包括:
接收所述至少两个标识分别对应的资源状态信息,所述资源状态信息包含信号强度;
若检测到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标识中的第一标识对应的WiFi接入密码接入WiFi网络失败时,根据信号强度,确定除所述第一标识之外,信号强度最强的标识为第二标识。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若检测到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标识中的第一标识对应的WiFi接入密码接入WiFi网络失败时,从所述至少两个标识中确定第二标识,包括:
接收所述至少两个标识分别对应的资源状态信息,所述资源状态信息包含接入用户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71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