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叶片疲劳度的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6802.1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6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雄;朱超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长菱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M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广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叶片 疲劳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航空发动机的叶片进行疲劳测 试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试验是模拟各种装备及零部件在实际工作时所处环境条件下的测试, 通过测试来判定装备在实际工况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和耐疲劳强度。环境包括力 学环境、气候环境和气象环境。力学环境是指各种机械环境,如振动、冲击和 摇摆等;气候环境是指高低温环境和湿度环境等;气象环境是指光照、低气压、 霉菌和盐雾等。
目前航空发动机叶片疲劳测试是模拟单一力学环境(振动)进行测试,所 得到的测试结果与真实环境条件下差距较大;为了满足产品在真实条件下的测 试需求,现有的环境测试装备有了一些复合试验设备,如振动与气候环境的三 综合试验设备,振动与气候环境及低气压的四综合试验设备,振动与气候环境 及盐雾的四综合试验设备等。由于航空发动机叶片疲劳测试与力学环境和气候 环境复合测试的传感器采集方法不同,前者是采用非接触传感器采集,后者是 采用接触式传感器采集,如直接采用力学环境和气候环境复合测试方法来进行 航空发动机叶片的疲劳测试,会存在二大问题,一是航空发动机叶片疲劳测试 的温度较高,通常要达到700°~900°,而力学环境和气候环境复合测试的最高 温度是200°,采集传感器不能在高温下工作,造成信号采集的问题;二是振动 台与气候箱连接问题,由于是在高温下工作,振动台与气候箱的结合部就不能 加装传统的软性保温装置,气候箱的密封是个问题。因此开发出一套能适合航 空发动机叶片进行复合疲劳测试的装置已经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传感器在高温下进行 信号采集、又能对叶片在真实环境(即力学与气候的复合环境)下进行疲劳测 试的装置。
本发明的发动机叶片疲劳度的测试装置,包括具有纵向振动台面的振动装 置,所述振动台面连接有高温箱,所述高温箱内设有与所述振动台面连接的用 于夹持所述叶片的夹具,所述高温箱平行于所述振动台面的侧壁上设有供传感 器对所述叶片进行测量的测量孔。
进一步的,所述高温箱靠近并平行于所述振动台面的侧壁上设有孔径大于 所述振动装置振动幅度的穿孔,所述振动台面垂直连接有穿过所述穿孔与所述 夹具连接的支架,所述穿孔与所述支架之间连接有保温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装置为填充在所述穿孔与所述支架之间的石墨环。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为非接触式激光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传感器为蓝光激光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装置为电动振动台。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纵向的振动台面,使得叶片可以在竖直方向上横向振动,并将高温 箱设置在振动台面的侧面,使得热量向上的高温箱可以确保叶片周围的温度均 匀一致,达到所要求的模拟温度,确保测试结果与真实环境相符,而传统的测 试装置不能确保叶片周围的温度均匀一致;
2、由于将高温箱设置在了振动台面的侧面,热量向上流动经过叶片,从而 可使传感器从侧面对叶片进行信号采集,向上流动的高温热流不会对侧面的传 感器造成影响,使得传感器在高温下可不受温度影响进行信号采集,而传统的 将高温箱设置在振动台面上面的方式,高温箱中向上流动的热量会影响设置在 高温箱上方的传感器,使得传感器不能在高温下工作,解决了传统的测试装置 存在的技术问题;
3、在振动与高温的复合环境下,通过石墨环将振动台面与高温箱密封,密 封的同时,石墨环又可提供支架随振动台面振动的幅度空间,解决了高温下高 温箱与振动台面的密封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 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 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高温箱与支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 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长菱测试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长菱测试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68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弹性部分的用于直板式便携终端设备的护盖
- 下一篇:锥齿大轮磨孔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