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污水处理池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6564.4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1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睿;陈秀军;丁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扬子江天悦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污水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污水处理池。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水要求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污水处理与环境的好坏息息相关,在大兴污水处理场所,需要用到污水处理池,污水中存在很多有害物质,会腐蚀污水处理池,常用过滤器过滤,过滤器在长期使用后会沉积较多的污泥和杂志,而大型污水处理池中的过滤器在水池中不易清洗,需要找专门的人员进行清洗,费时费力还费钱。
因此,应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污水处理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污水处理池,包括处理池本体,处理池本体上侧呈上端直径大下端直径小的圆柱状,处理池本体下侧设有支撑台,处理池本体底部设有连通支撑台的出水口,出水口内设有软塞,软塞上连接连接柱,连接柱穿出处理池本体且顶端连接转动手柄,处理池本体内壁设有沉降管,沉降管下侧设有曝气机。
处理池本体内设有以连接柱为圆心,向外铺设的吸附层。
支撑台内设有将支撑台分隔成过滤层和出水层的过滤网。
处理池本体上端设有上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对比现有技术存在的优点是: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曝气机将微气泡直接注入到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在混凝剂和絮凝剂的共同作用下,悬浮物发生物理絮凝和化学絮凝,形成大的悬浮物絮团,絮团漂浮上升粘附在吸附层上,进过处理的水再经过沉降管的沉淀从出水口排出置支撑台,经过支撑台内过滤网的再次过滤,然后排出,净水彻底。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处理池本体,2-支撑台,3-出水口,4-软塞,5-连接柱,6-转动手柄,7-沉降管,8-曝气机,9-吸附层,10-过滤层,11-出水层,12-过滤网,13-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的污水处理池,包括处理池本体1,处理池本体1上侧呈上端直径大下端直径小的圆柱状,处理池本体1下侧设有支撑台2,处理池本体1底部设有连通支撑台2的出水口3,出水口3内设有软塞4,软塞4上连接连接柱5,连接柱5穿出处理池本体1且顶端连接转动手柄6,处理池本体1内壁设有沉降管7,沉降管7下侧设有曝气机8,处理池本体1内设有以连接柱5为圆心,向外铺设的吸附层9,支撑台2内设有将支撑台2分隔成过滤层10和出水层11的过滤 网12,处理池本体1上端设有上盖13。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对比现有技术存在的优点是: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曝气机8将微气泡直接注入到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在混凝剂和絮凝剂的共同作用下,悬浮物发生物理絮凝和化学絮凝,形成大的悬浮物絮团,絮团漂浮上升粘附在吸附层9上,进过处理的水再经过沉降管7的沉淀从出水口3排出置支撑台2,经过支撑台2内过滤网12的再次过滤,然后排出,净水彻底。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扬子江天悦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扬子江天悦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65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椭圆规
- 下一篇:内燃机废气余热回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