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可穿戴设备减少密码输入次数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6095.6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6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穿戴 设备 减少 密码 输入 次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可穿戴设备减少密码输入次数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存储在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IPAD等个人设备上,而某些个人信息对于持有移动终端的用户来说是私密的,比如短信、通话记录、联系人、照片以及社交软件、金融软件等。如果用户将智能手机丢失,则智能手机中的信息会被不法分子获取,从而给用户造成损失。因此,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相关技术中,通常为了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不会被泄露,用户会给智能手机设置解锁密码,例如,用户在查看短信、照片,打开支付宝等金融软件或微信、QQ等社交软件时,均需要输入一个解锁密码,通过验证输入的解锁密码对智能手机的使用者的身份进行认证,只有输入的解锁密码正确,智能手机才能被正常使用。
虽然,通过输入密码的方式可以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不会泄露,但是存在以下弊端:一是使用操作繁琐,用户每次查看加密内容都必须输入密码,影响用户体验,使用不便利;二是如果用户设置的密码太简单,一旦手机被盗,非法分子很容易就能破解密码,从而无法达到保护用户个人信息不被泄露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可穿戴设备减少密码输入次数的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可穿戴设备减少密码输入次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穿戴设备和被管理设备,其中,可穿戴设备用于:获取被管理设备的验证信息,存储验证信息;获取被管理设备的联机PIN码,对联机PIN码进行加密,存储加密得到的联机PIN码密文获取被管理设备的验证信息和联机PIN码;被管理设备,用于:在需要输入密码时,向可穿戴 设备发送密码获取请求;可穿戴设备还用于:检测可穿戴设备的附带中的电路回路是否导通;在电路回路没有导通的情况下,拒绝密码获取请求;在电路回路导通的情况下,获取设置在附带上的传感器检测到的检测值;判断检测值是否到达预设阈值;在判断检测值没有达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拒绝密码获取请求;在判断检测值达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判断密码获取请求所请求的密码;在判断密码获取请求所请求的密码为脱机PIN码的情况下,根据验证信息和单次认证数据生成认证信息,将认证信息发送给被管理设备;在判断密码获取请求所请求的密码为联机PIN码的情况下,将存储的联机PIN码密文发送给被管理设备。
可选的,可穿戴设备通过以下方式之一获取被管理设备的验证信息:与被管理设备进行协商,得到认证密钥,将认证密钥作为验证信息;接收用户通过可穿戴设备的输入装置输入的脱机PIN码,将脱机PIN码作为验证信息;接收被管理设备发送的脱机PIN码,将脱机PIN码作为验证信息;和/或可穿戴设备通过以下方式获取被管理设备的联机PIN码:接收用户通过可穿戴设备的输入装置输入的联机PIN码;接收被管理设备发送的联机PIN码。
可选的,单次认证数据包括以下之一:可穿戴设备的时钟的当前时间、可穿戴设备的计数器的当前数值、以及随机数。
可选的,可穿戴设备通过以下方式存储验证信息和联机PIN码密文:将验证信息和联机PIN码密文存储在RAM中。
可选的,可穿戴设备还用于获取脱机PIN码的验证信息以及获取联机PIN码之前,获取被管理设备的设备标识;可穿戴设备通过以下方式存储验证信息和联机PIN码密文:按照设备标识关联存储验证信息和联机PIN码密文。
可选的,可穿戴设备还用于判断被管理设备与可穿戴设备的连接状态或使用次数,如果被管理设备与可穿戴设备的连接状态为断开或者使用次数已超过预设次数,则删除存储的被管理设备的验证信息或联机PIN码密文,或者将存储的被管理设备的验证信息或联机PIN码密文的使用标识设置为不可用。
可选的,被管理设备还用于在可穿戴设备拒绝密码获取请求的情况下,输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输入本地验证密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未经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60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品包装盒
- 下一篇:包装铝箔袋(壬苯醇醚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