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即热式开水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5482.8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5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成志方;祝冬初;曹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海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5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即热式 开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即热式开水器。
背景技术
自从人类步入电器时代以来,饮水机已有着较长的应用历史,并且结构和功能日臻完善,例如早先的饮水机普遍为厢型加热式结构,这种饮水机在使用时先向储水箱内灌满水,再等待一个将水烧开的过程,而后取饮。长处在于能够满足在短时间内对开水的集中供应要求,欠缺在于一旦储水箱内的开水用完,需向储水箱续灌并等待烧开后再度取饮。于是,此类饮水机通常并不适合在诸如学校、会议中心、体育场馆、工矿企业、人员往来频繁的公共场所如车站和空港之类的场合使用,因为存在脱节供水等待水被烧开的过程。
即热式(也称直饮式)饮水机的推出弥补了前述欠缺,因为这种饮水机不需要经过等待水烧开的过程,得以满足即取即饮要求,此类饮水机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如CN201564288U(安全节能型即热式饮水机)、CN201840327U(一种即热式饮水机)、CN201840330U(即热式饮水机)、CN201422758Y(即热式饮水机)、CN201481086U(一种即热式饮水机)和CN103462502A(安全节能型即热式饮水平台),等等。
但是,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和专利申请方案公开的即热式饮水机存在以下两点通弊:其一,由于出水嘴(习惯称出水龙头)与加热机构之间配设有三通接头,由该三通接头经管路与加热机构的出水接口连接,并且出水嘴与三通接头连接,因此当开启出水嘴处的阀取饮时,连接于三通接头与加热机构之间的管路内的水率先引出,然而该率先引出的水是先前积存在管路内的水,于是首位取饮者取饮到的水的温度相对较低甚至趋于常温,不能满足取饮者期望得到的开水的温度要求,虽然该率先引出的积存于管路内的水曾经被加热机构加热过,并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但毕竟温度太低,目前的解决办法是:在开启出水嘴上的阀后,不立即取饮,而是将先前积存于三通接头与加热机构之间的管路内的水放掉,该种处置方式虽然能使取饮者获得热水,但是造成水资源浪费,尤其,放掉的水的程度即放除量客观上无法掌握,如果放除量过头,那么无疑造成加热机构的能耗浪费;其二,由于加热机构的结构有失合理,因而加热效率受到影响,甚至中断热水的连续供量,使即热式饮水机名不符其实。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3767540A推荐的“节能型即热式开水器”,由于该专利申请方案在出水嘴与即时加热机构之间的管路上增设了一能延时2-5S钟的延时电磁阀,因而当取饮时即在开启出水嘴时,经2-5S钟便能得到热水,弥补了前述欠缺。但是该专利申请方案依然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在取饮者开启出水嘴(即水龙头)后,需由即时加热机构将先前积存于管路(出水嘴至即时加热机构之间的连接管路)内的水加热,因而需要等待,但是对于诸如车站、空港之类的旅客,往往来去匆匆,通常并不愿意等待,因而致使这种结构的开水器的真正价值难以体现;其二,由于需要等待电磁阀的延时时间,因而在同一时间段内的取饮人次受到影响,例如在学校,由于学生的课余时间短暂而宝贵,电磁阀的延时时间挤占了取饮人次;其三,存在有失安全之虞,因为通常情况下开启出水嘴时,取饮者具有足够的警惕性防范被高温开水烫伤肢体(手指),然而存在延时时间,因而由于未能即时获取开水,于是当取饮者手执杯具放松防范时高温开水突然从出水嘴引出,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不希望出现但又无法避免的烫伤情形。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仍有改进的必要,为此本申请人作了进一步的设计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取饮者即时获取烧开的高温开水而藉以避免因等待耽搁时间、有利于提高在同一时间段内取饮者的人次而藉以体现良好的供水效率和有益于改善安全性而藉了防止烫伤事故发生的即热式开水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海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海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54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