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单元列车的客流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5237.7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5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宗林 |
主分类号: | G07C9/20 | 分类号: | G07C9/20;G07B11/02;G08B21/2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州市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单元 列车 客流 通道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型单元列车的客流通道,属于公共交通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微型单元列车的客流通道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微型单元列车的客流通道,包括设置在站台上的若干用于可供乘客单行或同行的独立通道、供男性合乘的男合乘通道以及供女性合乘的女合乘通道,独立通道、男合乘通道以及女合乘通道上均设有自动检票闸机,自动检票闸机上设有空车厢号码显示装置。本微型单元列车的客流通道具有使乘客不易受到异性的骚扰,具有使乘客分类乘坐并使使用较为安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共交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客流通道,特别是一种微型单元列车的客流通道。
背景技术
微型单元列车是一种可以弥补目前常规公共交通运输工具的缺陷的方案。它利用了原有道路的空间,开辟出新的运输途径。公共汽车和公共电车在使用时会出现堵塞和红绿灯的问题,地铁和轻轨的建造城市人口数量一般要达到百万以上,客流量不够,运营成本就会过高。轨道列车的微型化既能解决堵塞和红绿灯的问题,又不会受到人口数量的制约,有着两者不可替代的优势。微型化的轨道列车功能定位主要在城市的公共交通,尤其是无法建造地铁、轻轨的中小城市,特别是在繁华的商业街道,同时它也可以使用于风景旅游区、机场与交通枢纽点的连接等等。
由于采用微型化的轨道列车,特别是一个车厢仅坐1~3人的微型单元列车,与列车配套使用的站台也必须相应地配置。如何控制进入站台内乘客的人数,确保在站台上的乘客不会过多或过少,使站台运行秩序井然,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进入站台的乘客过多就会造成拥堵,容易产生危险;进入站台的乘客过少就会浪费运载资源。
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高架微型轨道列车的客流状态控制系统(申请号:2006 10029486.7),包括一个控制中心,该控制中心可以与轨道沿线的一系列站台和行驶在轨道上的列车的各个车厢同时进行信息交换;在每个车厢内分别装有一个用于收集该车厢内乘坐信息的监测装置,各监测装置均与控制中心相联,控制中心与设置在相应站台入口处的用于控制进入站台内乘客数量的自动检票闸机相联。但该客流状态控制系统中的自动检票闸机只针对乘客的数量进行控制,并未依据对乘客的性别进行座位的安排,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依据乘客的性别进行安排乘客进站且较为安全的轨道列车的客流通道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微型单元列车的客流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站台上的若干用于供乘客单行或同行的独立通道、供男性合乘的男合乘通道以及供女性合乘的女合乘通道,所述的独立通道、所述的男合乘通道以及所述的女合乘通道上均设有自动检票闸机,所述的自动检票闸机上设有空车厢号码显示装置。
自动检票闸机与一控制系统进行信息交换,该自动检票闸机主要用于控制乘客进入相应的车厢。如果是一个人或是2-3人结伴同行,可乘坐同一个车厢,即可进入到独立通道内等候列车的到来,独立通道内的乘客可同性结伴或者可异性结伴。需要与人拼车厢时可以进入到对应的男合乘通道或女合乘通道。
当列车到站前,自动检票闸机上的空车厢号码显示装置显示到来列车某个空车厢号码,并将对应的通道打开,站在通道上候车的乘客依据空车厢号码显示装置显示的列车某个空车厢号码,等列车到站后,进入到对应的车厢。
本客流通道设置男合乘通道以及女合乘通道,依据乘客的性别进行安排进入站台,使乘客在对应的合乘通道候车以及在乘车时,不易受到异性的骚扰,具有乘坐较为安全的优点。
在上述的微型单元列车的客流通道中,本客流通道还包括设置在站台前上方的一组车厢号,每个所述的车厢号均能够通过LED灯双色显示是否为空车厢状态。车厢号采用LED灯双色显示,以显示出对应车厢是否为空车厢状态,便于乘客辨认。本客流通道还包括设置在站台地面上的一组车厢号。车厢号能够指示车厢的停靠位置,便于乘客能够快速的进入到车厢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宗林,未经杨宗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52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