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二次设备的集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4117.5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3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许晓慧;辛建波;范瑞祥;潘本仁;曹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姚兰兰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 二次 设备 集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二次设备的集成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智能电网技 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国外在一次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方面的研究比较早,近年 来,ABB、西门子等电力设备制造商也积极开展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 的融合和集成方面的研究。国内对智能配电终端的一体化信息采集技 术的研究较多,特别是针对配电变压器提出了集电能计量、配变监测、 负荷控制、无功补偿为一体的采集终端。近年来,在一次设备领域, 部分企业也开始研制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国内相继成立了高压合作组 织和智能电网产业联盟,任务之一就是实现一次设备与二次系统的融 合,开发一次、二次和状态监测等技术综合应用的全新设备。国内一 些研究院及设备制造厂家均在进行智能化配电一次设备的研究工作, 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功能规范、接口规范。国内外在一/二次设备 集成方面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一次设备智能化是智能电网的发展 趋势,智能电网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将带来电力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体 系的融合,未来变电站、配电网中大量的一次设备将被智能化一次设 备替换。
在某工程中,可存在各种实现不同功能的系统,如配电自动化, 电能质量检测,设备状态检测等等。且系统相对对立,都存在各自的 终端装置,建立相对独立的通信通道,建设各自的二次设备屏柜。系 统构架复杂,并且增加了工程建设和维护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二次设备 的集成方法,简化了系统构架,降低了工程建设和维护的工作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的一次二次设备的集成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配用电设备集成接口标准和功能规范;
(2)根据实际现状和应用需求制定智能配用电设备的集成方案: 将传统的一次设备中通过应用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在线监测技 术、智能组件技术使一次设备具备信息感知、信息远传、故障在线辨 识及诊断功能,并对同一个一次设备的不同二次终端从功能上实现整 合,集结于一个集成终端中,实现一次和二次设备的信息集成及功能 集成,形成智能电网一次设备的智能化;
(3)建立智能配电用统一支撑平台集成总线架构。
步骤(1)中,所述接口标准和功能规范具体采用的是国际标准 IEC61850,包括集成系统功能定义、信息模型构建、通信接口封装及 配置。
步骤(2)中,所述信息集成是通过一种信息总线或数据库的方 式,建立起各种应用系统的纽带,使得信息在不同功能应用中共享。
步骤(2)中,所述功能集成是指将配网自动化终端、状态在线 监测终端、电能质量监测终端进行功能整合,集成为智能配电终端。
步骤(3)中,智能配电用统一支撑平台集成总线架构的建立方 法如下
(3-1)配置硬件平台,包括以双CPU控制模块为核心,以标准 总线为通信信道,配置电源输入模块,通信扩展模块,存储扩展模块, 状态采集模块,模拟量采集模块,保护控制模块,状态检测模块;此 硬件平台可实现各种信息的采集处理及监控功能,采用积木式,背板 总线式结构,扩充方便;
(3-2)配置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以协调控制系统运行;
(3-3)配置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驱动程序,以实现与操作系 统及硬件设备的通信及检测;
(3-4)基于智能配电用统一支撑平台集成总线架构,按需进行 设备集成。
步骤(3-4)中,根据实际情况,对需要进行集成的设备,在智 能配电用统一支撑平台集成总线架构上接入设备接口进行功能集成, 从而形成智能集成设备。
本发明通过配电网侧终端装置之间、终端装置和一次设备的集 成,实现配电网中配电自动化系统、电能质量监测和控制系统、智能 电网设备综合状态监测系统采集设备层面的集成,简化了系统构架, 降低了工程建设和维护的工作量;在提升配电网管理水平、供电安全 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等方面,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图2为智能配电用统一支撑平台集成总线架构图;
图3为配电侧是设备集成建设路线;
图4为智能配变集成终端;
图5为智能馈线集成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41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