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分布式溶液取样的降膜吸收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3455.7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7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G01N1/10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郝团代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膜 布液器 取样口 密封橡胶圈 充气膨胀 管段 取样 吸收 实验装置 顶盖 集液器 冷却水出口 冷却水入口 充气通道 实验测试 温度测量 吸收特性 取样管 螺纹 密封 装配 精细 | ||
1.一种采用分布式溶液取样的降膜吸收实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布液器、降膜吸收实验管段、冷却水入口、冷却水出口、集液器、取样管、取样口密封装置、充气膨胀密封橡胶圈、O型密封垫圈和K型热电偶,布液器设有布液器顶盖,布液器和集液器分别安装在降膜吸收实验管段的上方和下方,取样口密封装置以螺纹的方式装配在布液器顶盖上方,并通过O型密封垫圈加以密封,充气膨胀密封橡胶圈放置于取样口密封装置内,且在取样口密封装置上开有充气膨胀密封橡胶圈的充气通道,取样管从取样口密封装置和充气膨胀密封橡胶圈的下端穿过,K型热电偶分布式布置在降膜吸收实验管段壁上;
降膜吸收实验装置的取样原理为:
降膜吸收实验管段设有吸收液膜,吸收液膜的浓度在柱坐标系下是一个二维分布,分布的两个维度分别是液膜的流动方向和降膜吸收实验管段的半径方向,在液膜流动维度上取样点位置的确定依靠取样管上的取样高度刻度;
在降膜吸收实验管段的半径维度上,取样点半径的调节依靠的是偏心安装的取样管的转动,固定在取样管上部的取样管方向标可以显示出取样管方向与基准线之间的夹角,基准线是取样管的轴心与降膜吸收实验管段圆心所在的直线;
若降膜吸收实验管段的内径为R,取样管的取样半径为r,偏心距离为ρ,取样管方向标与基准线之间的夹角为φ,则取样点距离降膜吸收实验管段的垂直距离δ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分布式溶液取样的降膜吸收实验装置,其特征是:操作流程为:
a.降膜吸收实验管段之外的实验系统采用常规的手段为降膜吸收实验管段模拟出状态稳定的吸收溶液和被吸收气体的入口实况;
b.首先,将充气膨胀密封橡胶圈适当放气,使得取样管可以上下移动和转动;调整好取样管的深度和角度之后,将充气膨胀密封橡胶圈充气;充气之后,橡胶圈起到固定取样管作用;同时在橡胶圈膨胀的压力和密封油的作用下,将降膜吸收空间密封;
c.启动降膜吸收实验装置,为降膜吸收实验管段模拟出状态稳定的吸收溶液和被吸收气体的入口实况;当降膜吸收实验管段上布置的K型热电偶温度值恒定时,也就说明降膜吸收系统达到稳态,启动连接取样器的负压装置即可实现取样;
d.一次取样完毕后,再次适当将充气膨胀密封橡胶圈放气,调整取样口位置,然后充气密封;等待K型热电偶温度恒定即可再次取样;
e.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整个实验的溶液分布式取样和温度测量;
f.实验完毕,关闭整个降膜吸收实验装置,将充气橡胶圈适当放气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345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站辅机的热电阻
- 下一篇:一种市电供电的室温远程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