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剑麻微晶改性CaCO3/PP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63343.1 | 申请日: | 2016-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2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陆绍荣;吴玲燕;李裕琪;潘露露;杨瑾;徐旭;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1/04;C08K3/26;C08B15/00;C08G65/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剑麻 改性 caco sub pp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木塑复合材料改性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剑麻微晶改性CaCO3/ PP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M2.5指标的出现以及越来越严重的雾霾天气给我们的环境保护敲响了警钟。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原因很多,但是最为首要的还是来自企业、工厂的排放污染。保护环境的关键是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大力发展生态技术,这对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木塑复合材料这种既能发挥材料中各组分的优点,又能充分利用废弃的木材和塑料,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的环保材料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木塑复合材料既具有热塑性塑料的易成型性,又有类似木材的二次加工性,广泛应用于包装行业、铁路轨枕、建筑行业、园林庭院和汽车内装饰件等领域。纤维素是蕴藏量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可再生资源。剑麻又名菠萝麻,属龙舌兰科,是多年生叶纤维作物,也是当今世界用量最大,范围最广的一种硬质纤维,其化学组成由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三大组分及少量提取物组成。由于硬质纤维特性具有洁白、质地坚韧(拉力强)、富于弹性、耐海水浸、耐摩擦、不易碎断,且胶质少,不易打滑等特性,是制备木塑复合材料的优质原材料。
超支化聚合物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高分子材料,其近似球形状的三维空间分子结构使得分子链之间缠结较少,因而具有低粘度、不易结晶和流动性良好等优越的物理化学性能。超支化聚合物可以通过“一锅煮”的方法合成,无需仔细分离,操作过程简单,可以大规模并且低成本的制备。同时,这种高度支化的结构能通过化学修饰带有大量的活性官能团,在纳米材料、光电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及超分子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提出利用硬脂酸酯超支化聚醚接枝剑麻微晶改性聚丙烯树脂,可制备出成本低、环境污染小和性能优异的生态木塑复合材料。主要表现在提高其热稳定性、界面相容性和加工流变性,并对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增韧改性作用。该研究目前未见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剑麻微晶改性CaCO3/PP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具体步骤为:
(1)称量0.16~0.32g剑麻微晶、10~20ml四氢呋喃以及40~80ul甲醇钾,依次加入250ml的三口烧瓶中,N2保护下升温至50~60℃,恒温反应1 h后,再加入20~40ml二氧六环和1.8~4ml缩水甘油,加热升温至92~95℃反应24~26h后,加入3~5ml甲醇终止反应,最后倒入50ml有机溶剂中沉淀,过滤,真空干燥24h,制得端羟基超支化聚醚接枝剑麻微晶。
(2)按照以下质量比称取原料,步骤(1)制得的端羟基超支化聚醚接枝剑麻微晶:硬脂酸:催化剂=1:22~45:0.28~0.56,所称取的原料加入三口烧瓶中在N2保护下于120~130℃下搅拌回流反应11~13h,反应结束后,将产物倒入装有40~50ml有机溶剂的烧杯中沉淀分离,过滤,真空干燥,所得产物即为硬脂酸酯超支化聚醚接枝剑麻微晶。
(3)称取60g PP、40g CaCO3和2~4g步骤(2)制得的硬脂酸酯超支化聚醚接枝剑麻微晶混合,以600~1000r/min的速率搅拌混匀,然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双螺杆挤出机的转速设置为30 r/min,从进料口到出料口的五段温度分别设置为185℃、190℃、 190℃、 190℃和180℃,然后使用立式注射机将粒料二次注射成型,其中,一次注射压力设置为90 bar,注射速度为80 mm/bar,二次注射压力设置为90 bar,注射速度为50 mm/bar,从进料口到出料口的四段温度分别设置为185℃、190℃、190℃和50℃,二次注射成型后,即制得剑麻微晶改性CaCO3/PP木塑复合材料。
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和丙酮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催化剂为磷酸、硼酸、对甲苯磺酸和硫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原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环境污染小。
(2)制备步骤简单,便于规模化生产。
(3)所制得的木塑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力学性能及加工流变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33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媒体内容推荐方法、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苯甲酰甲酸酯的制备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