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编织软管内层橡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2101.0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2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田海涛;肖鹏涛;林春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漯河市邦威橡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02 | 分类号: | C08L9/02;C08L27/06;C08L9/06;C08L45/02;C08K13/02;C08K3/22;C08K5/09;C08K3/36;C08K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2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编织 软管 内层 橡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配方,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编织软管内层橡胶。
技术背景
丁腈橡胶是一种极性很强的耐油橡胶,聚氯乙烯具有优良的耐溶剂性能及耐老化 性能,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混炼胶的格林硬度,丁苯橡胶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和高填充性 能,能够降低加工难度和和生产成本,提高内层橡胶和钢丝的粘合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将上述三种高分子材料复合在一起使用,炼制成高压编织软管内层橡胶, 通过使用已经复合改性过的NBR/PVC橡塑合金进行混炼,能很好解决高压钢丝编织胶管在 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赶管、勒管等质量问题,解决PVC与丁腈橡胶的熔融问题,提高液压胶管 的耐溶剂性能,并能有效的控制胶管原材料成本。该发明制作的高压编织软管内层橡胶具 有优良的耐油,耐溶剂性能,同事能大大降低加工难度,提高制品质量的稳定性,进一步优 化橡胶原材料成本。
本发明所述高压编织软管内层橡胶,包括以质量份计的以下原料:
丁腈橡胶2870100
NBR/PVC橡塑合金509080~120
丁苯橡胶150230~50
活性氧化锌9
硬脂酸2
轻质氧化镁12
防老剂4010NA3
固体古马隆18
炭黑N550230
白炭黑23
轻质碳酸钙46
二辛脂27
粘合剂RC12
促进剂CZ2
硫黄粉5。
本发明所述高压编织软管内层橡胶的炼制方法为:
A、称量按橡胶生产配方称量各配合物质;
B、密炼生产过程中使用捏炼机进行密炼,将称量好的丁腈橡胶、橡塑合金、丁苯橡胶 直接加入密炼机中,压下上顶栓,60秒后提起上顶栓加入活性氧化锌、硬脂酸、轻质氧化镁、 防老剂4010NA、固体古马隆、炭黑N550、白炭黑、轻质碳酸钙、二辛脂,压上顶栓密炼120秒后 提起上顶栓,将溢出的粉料扫入密炼机后继续压上顶栓,150秒后排料;将混炼成块的胶料 转移到开炼机上拉通三遍后下片,停放6小时候待用;
C、过滤将停放好混炼胶在开炼机上充分热炼后下成宽10厘米、厚1厘米左右的胶条经 过滤机过滤;
D、加黄将过滤好的胶条在开炼机上按配方中的配比加入粘合剂RC、促进剂CZ和硫黄 粉,吃粉完成后打三角包,下片,经水槽冷却挂凉。
采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制得的高压编织软管内层橡胶有以下优点:
1、常温时具有较高的挺性,便于钢丝编织,尤其是夏季高温天气时钢丝编织;
2、在密炼、热炼、过滤等工艺工程中高温时具有很低的粘度,因此能大大降低能耗,起 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3、制得的高压编织软管内层橡胶具有优良的耐溶剂性能,能够大大提高软管的耐溶剂 性能,提高橡胶软管的使用寿命;
4、填充剂的用量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高压编织软管内层胶的配方以质量份计的原料包括:
丁腈橡胶2870100
NBR/PVC橡塑合金509080
丁苯橡胶150250
活性氧化锌9
硬脂酸2
轻质氧化镁12
防老剂4010NA3
固体古马隆18
炭黑N550230
白炭黑23
轻质碳酸钙46
二辛脂27
粘合剂RC12
促进剂CZ2
硫黄粉5。
本实施例所述高压编织软管内层橡胶的炼制方法为
A、称量按配方称量各配合物质;;
B、密炼生产过程中使用捏炼机进行密炼,将称量好的丁腈橡胶、橡塑合金、丁苯橡胶 直接加入密炼机中,压下上顶栓,60秒后提起上顶栓加入活性氧化锌、硬脂酸、轻质氧化镁、 防老剂4010NA、固体古马隆、炭黑N550、白炭黑、轻质碳酸钙、二辛脂,压上顶栓密炼120秒后 提起上顶栓,将溢出的粉料扫入密炼机后继续压上顶栓,150秒后排料;将混炼成块的胶料 转移到开炼机上拉通三遍后下片,停放6小时候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漯河市邦威橡胶有限公司,未经漯河市邦威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2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