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性污泥生化池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61237.X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8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李星文;刘俊红;周丽颖;李京莲;袁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浦华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10008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污泥 生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性污泥生化池。
背景技术
活性污泥生化池一般采用AAO(Anaerobic-Anoxic-Oxic,即厌氧 -缺氧-好氧法)技术,AAO是污水生化处理的主流技术,AAO的技 术含义是:第一个A指生物厌氧段,第二个A指生物缺氧段,O指 生化好氧段。其中厌氧段A主要起到使活性污泥中的释磷菌在厌氧 环境中充分释磷,使之能够在后续的好氧环境中吸收更多的磷,从而 起到生物除磷的作用。缺氧段A则是使活性污泥中的反硝化菌在缺 氧状态下,能够利用从后续好氧段回流来的硝酸盐取代氧做为电子受 体而参与生物降解反应,以此能够将后续好氧段氧化而来的硝酸盐总 氮还原为不溶于水的氮气,从而实现生物脱氮过程。好氧段O的主 要功能是对活性污泥充分供氧,使活性污泥中的各类菌群都能够得到 充足的氧气,以充分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将各类有机无机 氮氧化为硝酸盐氮,使之在回流到缺氧段A时能够被反硝化菌还原 为氮气,另外在厌氧段A中已充分释放磷酸盐的聚磷菌,在随活性 污泥进入好氧段O后,又可以将水中更多的磷酸盐吸收进来,从而 使生化池出水中的磷大幅度减少,实现生物除磷的目的。现在的AAO 技术在应用中也产生了多种布置形式,各段进水、回流污泥的前后次 序都可以根据工艺需要灵活改变,但不管如何改变,AAO三段功能 池体,是每种工艺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目前AAO生物反应池的布置都是平面布置的,即三段都位于同 一平面上,厌氧段A和缺氧段A通常占整个池容量的1/3到1/2,三 段的池深主要由好氧段的深度决定,因为好氧段需要由鼓风机通过曝 气头向池中供氧,而鼓风机的供氧深度受水压影响大,一般鼓风机供 氧深度限制在6m以下,而其他种类的供氧深度,一般都低于鼓风供 氧。所以一般污水处理设施中的生化池水深不超过6m,由此带来的 主要问题是生化池整体占地面积大,在土地资源比较紧张的地区建设 这种工艺的污水厂,土地问题对工艺的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活性污泥处理池占地面 积较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性污泥生化池,包 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 隔板设于第二隔板的下方,将所述池体分隔为自下而上的厌氧区、缺 氧区和好氧区;所述厌氧区的底部设有污水进口和污泥进口,所述厌 氧区内设有第一搅拌装置,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第一过流通道,且所 述第一过流通道设于所述第一搅拌装置正上方,用于连通厌氧区和缺 氧区并便于对第一搅拌装置检修;所述缺氧区内设有第二搅拌装置, 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二过流通道,且所述第二过流通道设于所述第 二搅拌装置的正上方,用于连通缺氧区和好氧区并便于人员对第二搅 拌装置检修;所述好氧区内设有曝气装置,所述好氧区的后端面上设 有出水口。
其中,所述厌氧区内设有第一隔墙,所述第一隔墙将所述厌氧区 分隔为多个独立的第一反应区,每个所述第一反应区的底部均设有污 水进口和污泥进口,且每个所述第一反应区内均设有第一搅拌装置; 所述缺氧区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隔墙结构相同的第二隔墙,所述第二隔 墙与所述第一隔墙对应设置,将所述缺氧区分隔为多个独立的第二反 应区,每个所述第二反应区内均设有第二搅拌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隔墙的形状为栅格形,所述第一反应区为矩形, 且所述第一反应区的两个对角分别设有第一搅拌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反应区的两个对角分别设有第二搅拌装置,所述 第二搅拌装置和第一搅拌装置交错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隔墙为平板形,且所述第一隔墙的数量若干,当 所述第一隔墙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所述第一隔墙平行且间隔的嵌于 所述厌氧区;每个所述第一反应区内设有两块第一弧形支撑板和一块 第一平板形支撑板,两块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反应 区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一平板形支撑板设于两块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 之间,且与两块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存在间隙,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隔 板并对混合液进行导流;每个第一反应区内均设有多个第一搅拌装 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浦华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浦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浦华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612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